德勒斯登茲溫格宮巡禮:
位於德勒斯登舊城區河畔的茲溫格宮(Zwinger)在台灣的名氣雖然不如凡爾賽宮、普拉多博物館等歐洲首都知名博物館,其展品在歐洲卻是數一數二的,除了有收藏拉斐爾、林布蘭、提香名畫的歷代大師畫廊,瓷器收藏館展示的日本、中國跟德國麥森瓷器也很有看頭,這篇茲溫格宮遊記將會介紹下列內容:
在進入正題之前,先分享一下茲溫格宮的簡史與發展。茲溫格宮歷史其實不難,只是建築當時的時空環境跟現在迴然不同,讓遊客很難想像。
會有這個宮殿當然是因為當時的德勒斯登統治者:奧古斯特強王(Augustus II the Strong / August II. der Starke)由法國遊歷歸國途中又獲選為波蘭國王,雄心大發想有個媲美凡爾賽宮的宮殿,剛好當時德勒斯登城牆周遭的防禦工事已無用途,可拿來改建。但是呢….現在的德勒斯登城牆只剩一小部分,而且只延續到宮廷教堂附近、離茲溫格宮有一段距離。
最原始的茲溫格宮規畫佔地廣大、不僅僅只有現在的範圍,但是工期也拉很長,主要建築期間是1710 – 1728年,在1719年時也舉辦了當時最盛大的婚禮、有持續28天的慶典與宴會(也是Zwinger Xperience “The Wedding of the Century”的主題,頗無聊、可跳過)。
另一個很難想像茲溫格宮原本建築計畫的原因是….現在的茲溫格宮與德勒斯登王宮之間隔了王宮廣場,以前是沒這個廣場的,而現在的茲溫格宮跟旁邊的森柏歌劇院(Semperoper Dresden)是兩棟獨立建築,這也不是原始的建築計劃。
簡而言之,最原始的計畫中,茲溫格宮跟德勒斯登王宮、森柏歌劇院是屬於同一個建築群,而不是現在分成沒有關聯的三大區域。
當然….興建這樣宮殿所費不匹,所以在奧古斯特強王於1733年過世之後,建築計劃就不斷修改、縮水,甚至有陣子還停工,加上德勒斯登在1945年被英美聯軍轟的體無完膚、直到現在都在重建,茲溫格宮跟德勒斯登王宮也沒倖免於難。所以呢….奧古斯特強王那宏遠的規劃就只能靠想像了,但沒關係,來這邊的重點是博物館,接下來就來看看為何茲溫格宮一直都在我的歐洲必去博物館群清單吧!
茲溫格宮建築:
茲溫格宮建築群目前包含三個博物館加上中間的內苑,只有博物館是付費區域,不管是想散步到內苑或由第二層近距離欣賞動感的巴洛克雕刻都不用付費,先搭配下面的Google Map截圖介紹整體地理環境:
- 茲溫格宮(長方形區域):歷代大師畫廊(水綠色)、瓷器收藏館(灰色)、王冠門(黃色)
- 周遭建築(圓形區域):德勒斯登王宮(藍色)、森柏歌劇院(紅色),黑色正方形是王宮廣場
當初規劃茲溫格宮的建築師是奧古斯特強王的御用建築師Matthäus Daniel Pöppelmann,其實建物本體不會過度華麗,最顯眼的建物是王冠門(Kronentor,祝賀奧古斯特強王榮任波蘭國王,門上有象徵波蘭王權的老鷹),除了在下層花園漫步,也可尋找階梯走到第二層,欣賞第二層玲瑯滿目的巴洛克雕刻。
建議的參觀路線就是由瓷器收藏館的入口進去,由王冠門的出口離開,可繞到後面的水池再去森柏歌劇院所在的歌劇院廣場。
茲溫格宮真的蠻好拍的,不過呢….噴泉在冬天不會運作,我曾經在一月的陰天造訪,非常蕭條。隨走隨拍大約需要1小時,接下來就進入博物館介紹,先分享瓷器收藏館。
瓷器收藏館(Porzellansammlung):
以前歷史有教過歐洲人很瘋中國瓷器,這些瓷器過去被稱為白色黃金(weisses Gold),是讓歐洲王公貴族為之瘋狂的藝術品!當然歐洲人不是沒想過要破解瓷器的秘密,但是最多就是做到像荷蘭台夫特的青瓷,也就是白色加藍色,精緻華麗程度不能跟中國瓷器相提並論。最後是誰破解的呢?就是對德勒斯登藝術發展功不可沒的奧古斯特強王(Augustus II the Strong)。
1717年時他曾經用六百人的龍騎兵跟普魯士國王交換中國的青花瓷,到了1728年他造訪柏林時,送給普魯士王后索菲.多蕾蒂雅禮物中的重頭戲就是自製的麥森瓷器,白底、金邊,中間還有象徵普魯士的黑色老鷹圖騰,再也不是當初用精銳騎兵交換白色黃金的吳下阿蒙。
會破解瓷器的秘密,進而發展出遠近馳名的麥森瓷器,除了對藝術的熱愛,也有現實外交的考量。德國過去是分裂公國跟王國的集合體,大家送禮當然也輸人不輸陣,這就是國力的展現(或者炫富), 當選帝侯晉升為國王之後,這種風氣更加不可收拾。
發明麥森瓷器之後奧古斯特強王根本就是走路有風,讓歐洲王公貴族趨之若鶩的瓷器對他而言唾手可得,中國瓷器交易被荷蘭壟斷的問題也變得無關緊要。不過那個煉金術師就很可憐,被關禁閉、喪失人身自由,死在麥森的瓷器生產工廠。無緣到麥森的話,茲溫格宮的瓷器收藏館不失為一個絕佳的麥森瓷器博物館,《德意志:一個國家的記憶》對這段歷史也有很引人入勝的介紹。
看完上面關於奧古斯特強王跟瓷器的糾葛,不難想像瓷器收藏館的用途:展示他讓人眼花撩亂的瓷器收藏。茲溫格宮的瓷器收藏館總共有兩翼,一邊是展示中國與日本瓷器,另一邊是少數東方瓷器加上眾多的麥森瓷器。比較有價值的是麥森瓷器那翼的展覽館,因為….這人的瓷器病太嚴重了,常常一擲千金購買品質不佳的東方瓷器,再說….要看東方瓷器也不用遠道而來,不過….至少要欣賞到龍騎兵瓷器。
茲溫格宮瓷器收藏館展示的麥森瓷器很多都是價值連城的,當中的瓷器動物園每個都靈活靈現,如果有逛過麥森瓷器工廠,就知道….這種展示用瓷器的價格會讓杯盤類的望塵莫及,因為做工更複雜、需要的瓷器數量也更多。
在動物園中還有一個以杜勒知名版畫《犀牛》為藍本的瓷器擺飾,獅子瓷器的表情也栩栩如生,至於牆上….則有許多讓人眼花撩亂的飛禽造型麥森瓷器,平心而論,這邊的展示比麥森瓷器工廠附設博物館精采多了。
這邊還有些很有趣的展品:造型簡單的赭紅色瓷器,這些是早期的麥森瓷器實驗作品,會造就又白又硬的麥森瓷器也不是一步登天,當歐洲人可以造出這種赭紅色瓷器時已經算是突飛猛進了。
看完動物後,就會來到展示杯盤的展廳,這邊動線很明確、不容易迷路,反正就沿路欣賞不同風格的瓷器。一開始會有不少偏向中國風的瓷器,這多數是早期模仿東方畫風的瓷器,等到工藝日趨成熟,瓷器上的裝飾就擺脫看起來有點不倫不類的中國風。事實上不管是王公貴族或者工匠,都沒去過中國,他們幻想的中國風情我真的不愛。
歷代大師畫廊(Gemäldegalerie Alte Meister):
若要我挑出德國最值得參觀的畫廊,那就是德勒斯登的歷代大師畫廊跟位於柏林波茲坦廣場附近的畫廊(Gemäldegalerie)。位於茲溫格宮的歷代大師畫廊於2020年2月底完成整修,展出了許多15 – 18世紀的曠世巨作,當然….這又得歸功於奧古斯特強王。由他主政時的薩克森從歐洲各地蒐羅眾多名畫,當然有部分畫作也是他就任波蘭國王期間由波蘭取得的。
參觀歷代大師畫廊的遊客非常多,而且有管制入場人數,可能需要排一下才能進入。進入後買好票、放好包包之後就可開始參觀,館方目前採用免費的網頁提供英文導覽,要記得索取展館地圖,上面會有各名畫位置圖。
建議至少保留1小時參觀,1.5 – 2小時比較充裕,必看的展品當然就是西斯汀聖母像,這邊也有不少林布蘭、魯本斯、加納萊托的作品,不過….沒有梵谷、莫內等印象派大師畫作。
目前展出畫作的規模已經不如從前,雖然在德勒斯登大轟炸發生時,多數畫作已經被移轉到安全地點保存,但是蘇聯紅軍佔領德勒斯登時掠奪不少畫作,至今沒有全數歸還,有些也許早就遺失或毀壞了吧。
這邊只介紹幾幅我非常喜愛的作品,完整遊記請參考【德勒斯登必去景點】歷代大師畫廊名畫巡禮 – 西斯汀聖母像、易北河畔的德勒斯登、沉睡的維納斯。
西斯汀聖母像(The Sistine Madonna):
西斯汀聖母像是的鎮館之寶、我心目中的五大名畫之一。這幅畫緣起於教宗儒略二世(Julius II)在1512年得知皮亞琴察(Piacenza)加入教皇國(Papal States)後,便向拉斐爾訂製這幅畫,要陳列在皮亞琴察的聖西斯篤堂(San Sisto)。教宗跟這教堂有深厚的關係,他是麥地奇的一員,我非常推薦Netflix的《麥地奇家族》。至於教皇國,就是教宗直轄的領地,這牽涉到神聖羅馬帝國跟教廷的糾葛,就不在這邊細說了。
這幅畫的左邊是教宗西斯篤二世(Sixtus II),右邊是聖人與殉道者白芭蕾(St. Barbara),主體當然就是聖母與耶穌,但最吸睛的是下方的兩個小天使,他們攻佔了歐洲各大禮品店。
文藝復興三傑中我最愛的就是拉斐爾,不像達文西使用一些奇妙的技法,拉斐爾是構圖的不世出天才,引導視線的能力根本就是登峰造極了,只要順著畫中個人物的視線就能沉浸在畫家想呈現的主題跟氛圍。
比較這幅畫跟蒙娜麗莎的微笑也可感受到達文西跟拉斐爾描繪人物技法的差異,我是偏愛拉斐爾描繪人物時顯示的圓融線條跟祥和氣氛,達文西的畫作看起來都很不自然。
- 畫家:拉斐爾(Raffael)
- 年代:1512 – 1513年
易北河畔的德勒斯登(Dresden seen from the Right Bank of the Elbe, beneath the Augusts Bridge):
雖然這幅畫知名度不如西斯汀教堂聖母,卻是歷代大師畫廊典藏的曠世巨作之一,畫家是來自義大利的加納萊托(Canaletto),他最知名的作品就是一系列計算精確的威尼斯風情畫。
這幅《易北河畔的德勒斯登》視角是由現在森柏歌劇院對對岸望向聖母教堂,當時宮廷教堂還在修建,除了易北河岸的建築美景,河中倒影也很精采,到歷代大師畫廊參觀時絕對不能錯過這一幅。
- 畫家:加納萊托(Canaletto)
- 年代:1748年
Rembrandt and Saskia in the Scene of the Prodigal Son:
這幅畫的畫名很難翻譯,總之就是林布蘭(Rembrandt)描繪他跟第一任妻子Saskia的自畫像,看起來蠻不正經的,畫名中的「Prodigal Son」翻譯成中文就是敗家子。
這幅畫的主題很奇妙,雖然林布蘭確實偶爾會描繪他跟妻子的自畫像,卻沒有像這幅畫呈現出輕浮感,當然畫作本身還是有不少林布蘭特色,特別是織品的紋理與光影,不過整體而言也不像他的其他畫作用強烈的光影對比顯示出主體。
- 畫家:林布蘭(Rembrandt)
- 年代:1635年
The Chocolate Girl(巧克力女孩):
這幅畫很難以言喻,是瑞士知名畫家以蠟筆創作的,是他最知名的畫作。畫面精細、柔和,女主角專注的模樣躍然紙上。因為是以蠟筆創作,沒有油畫那種層層疊疊的技法,但還是精確地描繪出服飾的皺褶,而且托盤也有反光,是會讓人看得目不轉睛的名畫。
- 畫家:Jean-Étienne Liotard
- 年代:1743 – 1744年
參觀資訊:
歷代大師畫廊 & 瓷器收藏館:
這兩個博物館雖然位於茲溫格宮內,但管理單位是SKD(Staatliche Kunstsammlungen Dresden),他們統籌很多薩克森邦博物館的管理,所以歷代大師畫廊跟瓷器收藏館的開放時間、票價等等要由SKD相關網站查詢,在茲溫格宮官網是找不到的。
- 開放時間:
- 歷代大師畫廊:10:00 – 18:00,週一閉館
- 瓷器收藏館:10:00 – 18:00,週一閉館
- 票價:
- 瓷器收藏館:€ 6
- 茲溫格宮套票(Zwinger):€ 14(可參觀歷代大師畫廊 + 瓷器收藏館 + Mathematisch-Physikalischer Salon)
- 購票時可以看看有無提供茲溫格宮+德勒斯登王宮的套票
- 可參考這網頁瀏覽所有票種(含其他博物館)
- 官網:
- 相關票券:茲溫格宮四大展館門票|茲溫格宮四大展館門票 + 2日隨上隨下巴士
- 其他網站:Google Arts & Culture,這篇有引用不少畫作介紹
茲溫格宮參觀資訊:
- 開放時間:內苑(Innercourt)06:00-20:00一定有開
- 門票:內苑免費
- 地址:Sophienstraße, 01067 Dresden, 德國(Google Map位置圖),最近的路面電車站是Tram 1 / 2 / 4會停的Dresden Postplatz
- 官網
心得:
德勒斯登真的是藝術與文化愛好者的天堂,沒有瘋狂的奧古斯特強王,就沒有現今的茲溫格宮、歷代大師畫廊跟瓷器收藏館,而且茲溫格宮旁邊的德勒斯登王宮收藏了超多讓人眼花撩亂的奇珍異寶。對於熱愛歐洲藝術與工藝的旅人來說,在茲溫格宮與德勒斯登王宮好好逛一天帶來的滿足與享受絕對不下於羅浮宮,到德勒斯登自由行千萬別錯過了。
結束前分享一些德勒斯登旅遊的實用連結或文章,有需要的自行參考吧!
- 規劃攻略:德勒斯登自由行攻略|柏林自由行攻略
- 航班查詢:桃園到柏林
- 歐洲網卡:荷蘭KPN-6GB / 28天 / 4G速度 / 可分享
- 住宿選擇:德勒斯登飯店清單|INNSiDE by Meliá Dresden|ibis budget Dresden City
- 各國Covid-19入境措施整理
更多德勒斯登推薦遊記:
德勒斯登市區:
德勒斯登郊區:
- 【德勒斯登郊區】麥森瓷器工廠與阿爾布萊希特城堡半日遊
- 【德勒斯登郊區】薩克森.瑞士國家公園巴斯泰橋半日遊
- 【德勒斯登郊區】國王岩堡壘與皮爾納半日遊
- 【德勒斯登郊區】哥利茲Görlitz半日遊與波蘭快閃之旅
- 【德勒斯登郊區】藍色奇蹟大橋、Pfund乳品店與Wackerbarth酒莊漫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