線上旅遊平台(Online Travel Agency,簡稱為 OTA)是指 GetYourGuide、KKday 與 Klook 等服務,由上面可訂購讓人眼花撩亂的旅遊商品,行程體驗、票券、機場接送等等應有盡有。要特別注意的是…這些平台就僅僅是「平台」,最終的服務提供者還是當地的旅遊服務商家,可以想成這些旅行社在這些平台上架,讓使用者可以在一個平台找到需要的各種商品,不用自己去找各地提供行程體驗的商家。
這篇文章會先介紹我用過的 GetYourGuide、KKday 與 Klook,再挑選平台的準則,最後說明導購服務:LINE旅遊。
話說回來,Booking.com、Agoda 等等平台也算是線上旅遊平台,在上面訂房的話也有機會以優惠價格訂購租車、機場接送、行程體驗等,但本文會著重在以行程體驗為主力商品的平台。
線上旅遊平台簡介
線上旅遊平台很多,本文會介紹我最常用的 GetYourGuide,再簡單說明 KKday 與 Klook。除了這三個服務,Viator、Trip.com 也都是非常具規模的類似服務,只是我沒用過,就不介紹了!
GetYourGuide
總部位於德國柏林的 GetYourGuide 於2009年在蘇黎世成立,跟 KKday、Klook 是同類型的服務,使用者可由他們的網站訂購玲瑯滿目的當地體驗、景點與交通票券、包車與機場接送等等。
雖說相較於 KKday、Klook,GetYourGuide 在台灣的知名度不高,但它其實是這類平台中的領導者,只是專注在歐美紐澳市場,對亞洲市場的著力較少,也比較少亞洲國家的在地旅遊體驗,若旅遊目的地大多為亞洲的話,用到 GetYourGuide 的機率比較低。
如果跟我一樣旅遊目的地有歐洲跟澳洲為主,強烈建議規劃行程的時候可以好好瀏覽它們的網站、從中尋找旅程的靈感。因其發跡於瑞士、總部在德國,擁有讓人眼花撩亂的歐美紐澳商品,不像 KKday、Klook 大多只提供主要城市的熱門體驗,如果想要搜尋主要城市的特殊體驗或者次要城市的旅遊體驗,選擇是很少的。
整體來說,GetYourGuide 是歐美紐澳旅遊的好幫手,產品的深度與廣度遠勝 KKday 跟 Klook,而且取消政策超級友善(大多可以出發時間24小時前取消),也蠻容易訂購明後天的商品,蠻適合需要根據當下狀況調整行程的旅人。
相較於 KKday 跟 Klook,GetYourGuide 的劣勢就是價格,一來它比較不會削價競爭,二來…也沒跟台灣的信用卡公司配合來提供優惠,不過…其實各平台間的價差也是越來越小啦。另一個弱點就是中文客服與商品內容,我是完全不在意這個,若這對你來講很重要請謹慎評估!
相關文章:【歐美自由行必備】線上旅遊平台GetYourGuide:使用心得與注意事項分享

KKday & Klook
KKday 跟 Klook 都是亞洲旅遊常用的線上旅遊平台,他們在歐美紐澳大城的商品還算完整,但比不上 GetYourGuide,次級城市就遠遠不如了。次級城市並不代表不好玩,諸如英國的約克、奧地利的薩爾斯堡、澳洲的塔斯馬尼亞等等都是當地的旅遊重鎮。
以前述的挑選標準來說,這兩間公司的最大的弱點其實也不是歐美紐澳的商品比較貧乏,畢竟它們是主打亞洲旅遊體驗,歐美紐澳並不是重點!
我認為這兩個線上旅遊平台相較於 GetYourGuide 來講,最大的問題是取消彈性與訂購前置日,通常它們的取消彈性比較低(比較多不能取消的商品,或者需要更早之前取消),訂購前置日也比較長,對於重視行程調整彈性的旅人來說是個問題。
當然…這兩個平台依然是規劃亞洲旅遊的好幫手,在上面可以找到讓人眼花撩亂的熱門東亞、東南亞目的地商品,也可以從上面預約熱門餐廳,算是蠻好用的,我如果去日本旅遊都會看看有啥體驗或票券可以買。因為有在台灣落地經營,這兩家也跟不少信用卡公司配合來提供優惠,這是 GetYourGuide 目前缺乏的。
整體來說,不管是規劃亞洲旅遊或者歐美紐澳的旅遊都可以到這兩個線上旅遊平台看看,至於兩者孰優孰劣,因為我其實超少用的…無法詳細評比,網路上應該可以找到不少心得。
如何選擇適合的線上旅遊平台?
線上平台那麼多,哪一個才適合呢?建議可以根據下面的面向評估。雖然本文只介紹 GetYourGuide、KKday、Klook,這些選擇標準也適用於Trip.com、Viator 等等。
- 主打旅遊區域:GetYourGuide 的強項是歐美紐澳,KKday 跟 Klook 是亞洲,建議可以根據旅遊目的地來挑選線上旅遊平台。以歐洲為例,並不是說去歐洲不能用 KKday 或 Klook,而是一定要參考商品更為豐富的 GetYourGuide
- 取消政策:取消政策是衡量線上旅遊平台的重點,寬鬆、友善的取消政策可以讓旅途更有彈性,這一點 GetYourGuide 就大勝 KKday 與 Klook
- 訂購前置日:訂購前置日是指可以購買幾天後的票券、行程,前置日越短對旅人來說越有彈性,更可以依據當下的計畫購買票券、行程
- 價差:這個不用太多解釋了…就是平台間的價差、搭配的信用卡優惠等等,如果購買票券強烈建議看一下官網販售價
- 客服:客服也是要考慮的點,除了要考慮出問題的頻率,也要考慮處理的妥善度
- 語系:語系包含產品內容、平台介面與客服,如果對使用英文來閱讀或溝通有障礙,就是選擇平台的重要考量
以上面幾點來說,最重要的是主打旅遊區域,換句話說…重點是要有提供我們需要的商品,沒有的話…就算其他幾點有優勢,還是無用的平台。
第二個重點是取消政策與訂購前置日,這兩點關乎行程安排的彈性,也是我超級重視的比較條件。較短的訂購前置日可以讓我們臨時起意的購買所需商品、不用太早買,而這一點也可以降低行程調整產生的風險;寬鬆的取消政策也讓我們更能根據當下的天氣、路線、時間等等調整行程,玩得更盡興!

至於平台間的價差,不能說不重要…但我覺得上面三點都比價差重要多了,再說…其實價差也越來越小了,當然…配合的優惠也逐漸縮水。通常 KKday 跟 Klook 可能會比 GetYourGuide 便宜一點點,但那價差其實可以忽略,另一點則是他們比較會跟台灣的信用卡配合來提供優惠。
關於價差還有一點要考量:官網價格,雖然在線上旅遊平台上可以買到玲瑯滿目的票券,但強烈建議先跟官網比價,有比較便宜再下手。現在有不少票券(例:巴黎博物館通行證、維也納通行證、塔龍加動物園等等)的官網都有折扣價,通常會比在線上旅遊平台買便宜不少!
客服當然也蠻重要的,我很少使用 KKday 跟 Klook,想了解他們的客服品質請自行 Google。我使用 GetYourGuide 的經驗算是蠻不錯的,通常不太需要跟客服溝通,有問題的話在 APP 上發訊息,都可以順利的處理掉,參加超多過一日遊也沒發生不愉快的體驗!
語系的重要性因人而異,我是完全不重視、中文產品內容或者客服是可有可無的,畢竟去歐洲跟澳洲旅遊,本來就需要具備基本的溝通能力、不能期待去那邊還能用中文溝通!
LINE旅遊
LINE旅遊是 LINE 旗下的旅遊服務,它的性質比較特別、算是導購平台。LINE旅遊本身不提供任何旅遊體驗商品,而是彙整了 KKday、Klook、Booking.com、Agoda等平台的商品,可以由 LINE旅遊找到相關商品後連到對應平台訂購!
除了常見的線上旅遊平台,LINE旅遊也有跟雄獅旅遊、東南旅遊、可樂旅遊、台灣虎航等等傳統旅行社或航空公司合作,使用者也可以在 LINE旅遊上面找到機票、團體旅遊等等,它們也有跟保險、WiFi 服務等旅遊相關服務配合。
LINE旅遊特別的一點是透過LINE旅遊進到商家的網站訂購商品且最終有完成的話,就可以拿到1–5%的 LINE POINTS 回饋1,而這些回饋跟信用卡本身的回饋沒有衝突(除非那些回饋有限制條件)。例如…透過 LINE旅遊連到 Klook,然後結帳時使用國泰世華的 CUBE信用卡且有切換到「趣旅行」方案,完成訂單後就可以拿到 LINE POINTS 回饋跟國泰世華的小樹點。
要特別注意的是…LINE旅遊只是導流到線上旅遊平台或旅行社、航空公司,本身不提供任何旅遊服務,使用者依然是跟線上旅遊平台、旅行社、航空公司訂購,後續有任何相關商品的問題都是跟服務提供者聯繫,而不是 LINE旅遊。



小結
線上旅遊平台算是規劃自助旅行必用的服務,除了訂購商品,在規劃初期也很適合用來研究城市可以玩的地方,我即使到熟悉的地方,還是會看看線上旅遊平台上的體驗或票券種類。是說…線上旅遊平台各有優缺,沒有最好的,建議根據本文的建議以及自己的行程來選擇!
本文註腳
- 一切回饋資訊以 LINE旅遊說明為主,會因為服務提供者或商品種類而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