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浮宮與杜樂麗花園漫遊:
要提全球最知名的博物館,位於巴黎塞納河畔的羅浮宮(Louvre)一定當仁不讓,三大鎮館之寶(米洛的維納斯、勝利女神、蒙娜麗莎)也讓這個巴黎必去博物館成了遊客最多的博物館。除了眾多典藏,旁邊的卡魯索凱旋門跟杜樂麗花園的遊客也絡繹不絕,體驗花都日常風情之餘,沿著這條軸線可漫步到香榭大道跟凱旋門。
接下來就跟著這篇遊記與路線建議,細細品嘗多不可數的文化瑰寶,除了羅浮宮三大鎮館之寶,也會介紹重要的法國與荷蘭繪畫、羅浮宮門票與開放時間。文章目錄:
- 羅浮宮玻璃金字塔
- 羅浮宮大師作品巡禮
- 米洛的維納斯、勝利女神像、其他雕刻作品
- 法國浪漫主義與義大利大師鉅作(蒙娜麗莎在這邊)
- 法蘭德斯 / 荷蘭地區名畫
- 羅浮宮參觀資訊:開放時間、門票、交通方式
- 卡魯索凱旋門
- 杜樂麗花園
參觀資訊最新更新時間:2023 / 5 / 15
進入正題前,先簡介羅浮宮歷史,這邊原本是巴黎塞納河畔防禦諾曼人(就是維京人)的堡壘,後來經過大幅修建成為法國君王的居所,直到路易十四時才遷居到凡爾賽宮。
拿破崙掌權後在歐洲跟亞洲大舉搜刮藝術品並拓展羅浮宮作為展廳,現行羅浮宮的建築群就是那時完成的,近代最知名的擴建就是於1989年時由建築大師貝聿銘完成的羅浮宮金字塔。接下來,就跟著我漫步羅浮宮,近距離接觸這些人類文明的珍寶吧!
羅浮宮玻璃金字塔:
由華裔建築大師貝聿銘設計的玻璃金字塔是羅浮宮最主要的出入口,須通過安檢才可進到位於玻璃金字塔下方的購票區。玻璃金字塔本身就是一個絕佳的拍攝標的,只是遊客絡繹不絕、我覺得不好拍。金字塔下方購票區域旁有紀念品店,也就是….要去那些紀念品店得要通過安檢,有點麻煩。
關於這個玻璃金字塔的設計理念,網路上有很多介紹,這邊就不贅述了。當然這邊不是唯一的入口,但還是要通過安檢才可進入,再穿過購物區域才能到羅浮宮購票區域,我不愛這動線。
羅浮宮大師作品巡禮:
基本上….羅浮宮就是一個迷宮,由衷佩服初來乍到卻沒迷路的旅人。個人很不推薦沒逛過博物館的人來羅浮宮,很容易迷失在密密麻麻的展廳,我也是第三次之後才聚焦在法國跟荷蘭畫作。
本篇只會介紹三大羅浮宮鎮館之寶:米洛的維納斯、勝利女神雕像、蒙娜麗莎,跟法國浪漫主義與荷蘭大師畫作,至於西班牙或德國的名家之作就被我割愛了,我不甚喜愛的彫刻跟中東 / 中亞古文明也只會略為提到。
從玻璃金字塔進入的話,參觀順序是米洛的維納斯 ⇒ 勝利女神雕像 ⇒ 法國浪漫主義 & 義大利大師(含蒙娜麗莎) ⇒ 荷蘭大師畫作。開始探索前先簡介羅浮宮三大展廳(這邊的資料來源取自於Wiki):
- 黎塞留庭院(Richelieu Wing):遠東、近東、伊斯蘭文物;雕塑;14世紀至17世紀的法國油畫;德國、尼德蘭和佛蘭德斯油畫;其他繪畫和形象藝術
- 蘇利庭院(Sully Wing):古埃及文物;近東文物;古希臘、伊特魯里亞、古羅馬文物及雕塑
- 德農庭院(Denon Wing):古希臘、伊特魯里亞、古羅馬雕塑;17世紀至19世紀的法國油畫;義大利及西班牙油畫。Denon得名自對羅浮宮館藏擴增居功厥偉的館長。
- 羅浮宮平面圖:必看,超重要,互動式平面圖,平面圖PDF
最重要的是德農庭院,勝利女神像、蒙娜麗莎都在這一棟,米洛的維納斯在靠近德農庭院的蘇利庭院。時間有限的旅人,可先專攻德農庭院欣賞羅浮宮必看的瑰寶,再走去黎塞留庭院由上往下逛。順帶一提….這邊的1st floor是台灣的二樓喔,0 floor是台灣的一樓!
作品Part 1 – 米洛的維納斯、勝利女神像、其他雕刻作品:
蘇利庭院的《米洛的維納斯》是第一站,再到緊鄰的黎塞留庭院觀賞《勝利女神像》,接續後面的繪畫大師作品巡禮,最後回到黎塞留庭院跟蘇利庭院的底層欣賞其他雕刻。開始之前,可先在地下一樓(lower ground)瞧瞧中古世紀的羅浮宮遺跡,它當初的用途就是巴黎的堡壘,後來成為王宮,當時防禦設施樣樣不缺。
#Aphrodite, known as the “Venus de Milo”米洛的維納斯:
這個廣為人知的雕像是羅浮宮三大鎮館之寶之一,Venus是羅馬神話的名稱,掌管美麗、愛情與性慾,對應到希臘神話的阿芙蘿黛蒂(Aphrodite),荷馬史詩的特洛伊戰爭,就是因祂與雅典娜跟赫拉之間的金蘋果之爭而引爆,祂是特洛伊支持者。對這段歷史有興趣的話,可由NetFlix觀賞《特洛伊木馬.傾城》。1820年時一位農民於希臘的米洛島發現這尊斷臂的雕像,後來輾轉被送給羅浮宮。
米洛的維納斯特別之處在於它是貨真價實的八頭身(以肚臍為分界,上3下5),舉世公認的黃金比例,這尊雕像也被視為女性肢體之美的極致。
- 雕塑者:Alexandros of Antioch
- 出土日:1820年
- 展廳:蘇利庭院(Sully Wing)一樓(ground floor),Room 346
# The Winged Victory of Samothrace薩莫色雷斯的勝利女神:
這尊勝利女神像是另一個羅浮宮鎮館之寶,也是為數不多的希臘原生雕像,而非羅馬的複製品。迎風而立、展開雙翼的雕像就是勝利女神,希臘文為Nike(沒錯….這就是Nike名稱的來源),身上穿著希臘長袍,因為非常貼身,又被稱為溼布料(像沾濕的布料服貼在身上)。
除了雕像本身很值得欣賞,擺放位置也頗具巧思,若你是由維納斯的展廳移動到勝利女神的展廳(Escalier Daru,大盧階梯),得先要走過階梯瞻仰祂,非常有技巧的營造了展品的氣魄與尊榮。薩莫瑟雷斯是古代馬其頓人的重要聖殿,這尊雕像便是紀念戰役的勝利,獻給這聖殿。
這雕像不含船身高度就超過三公尺,重達數噸,由上百片碎片組成,也是少數展示在二樓的雕像。羅浮宮地上層的隔層是木頭,所以雕像大多放在- 1或0的樓層。
- 雕塑者:不詳
- 出土日:1863年
- 展廳:德農庭院(Denon Wing)二樓(1st floor),Room 703,旁邊就是擺放等等提到眾多法國浪漫主義鉅作的展廳
# Psyche Revived by Cupid’s Kiss普西莎與愛神:
這個近代的雕像主題是愛神邱比特跟普西莎,總之就是另一段充滿忌妒與愛的神話故事,最後結局是普西莎嫁給邱比特,跟祂到奧林帕斯山生活,也算是羅浮宮中少上我非常喜歡的雕像!
- 雕刻家:Antonio Canova
- 完成年代:1793年
- 展廳:德農庭院(Denon Wing)一樓(ground floor),Room 403(跟維納斯同一層,由那邊進到德農庭院時,可先有來瞧瞧再上樓看勝利女神)
# Law Code of Hammurabi, king of Babylon漢摩拉比法典:
羅浮宮最知名的中亞文物就是《漢摩拉比法典》,由巴比倫國王漢摩拉比制定,最知名的教條就是「以牙還牙,以眼還眼」,具體而微象徵了當時美索不達米亞平原的生活思維,不過呢….如果不是相關研究人員,真的很難由這個文物看出任何端倪,就是….拍照留念。
- 發現年代:1901年
- 展廳:黎塞留庭院(Richelieu wing)一樓(ground floor),Room 227
# Winged human-headed bull:
這個人頭獸身的有翼雕像又被稱為Lamassu或亞述之牛,屬於古早之前亞述人的文化,是很常見的中東文物,常常被立於宮殿入口威嚇敵人當守護神(就是類似中國文化的七爺八爺啦),在其他博物館也能看到!
- 發現年代:1843年
- 展廳:黎塞留庭院(Richelieu wing)一樓(ground floor),Room 229
作品Part 2 – 法國浪漫主義與義大利大師鉅作 – 德農庭院(Denon Wing)二樓(1st floor) :
羅浮宮英文官網介紹的重點名畫有215幅,法文版有314幅,不可能一天看完所有這些經典作品。德農庭院(Denon Wing)二樓是必訪展館,因為鎮館之寶之一:蒙娜麗莎就在這裡展示,除了義大利畫家的精彩作品,也擺放很多法國浪漫主義時期的必看畫作,跟三樓的西北歐畫作展區並列我心中的羅浮宮必去展廳。
# Mona Lisa – Portrait of Lisa Gherardini, wife of Francesco del Giocondo蒙娜麗莎:
這幅畫就不用多介紹了,算是全球最知名的油畫跟羅浮宮三大鎮館之寶之一,就算我….真的不太愛,三訪羅浮宮也是每次都來光顧。
畫作一開始被收藏到羅浮宮時默默無聞,直到20世紀初失而復得後引起軒然大波,轉眼之間成了全球最知名的油畫,特色就是不管由哪個角度,女主角皆會直視你。平常這幅畫前總是人潮洶湧,不過我是冬天的晚上參觀,遊客三三兩兩的。
- 畫家:李奧納多.達文西(Leonardo da Vinci)
- 作畫時間:1502 – 1506年
- 展廳:德農庭院(Denon Wing)二樓(1st floor),Room 711
# The Wedding at Cana迦拿的婚禮:
這是羅浮宮最寬敞的油畫,屬於文藝復興晚期的作品,主題是聖經故事中迦拿的婚禮,耶穌展現第一次神蹟,在婚禮中將水變成葡萄酒。畫面中間是主角:耶穌、聖母跟門徒,新郎跟新娘反而被放到左下角,歡樂的樂師桌上可見沙漏,象徵物質享樂的短暫!這幅畫原本是擺放在修道院餐廳供僧侶用餐時欣賞。
撇除故事內容,這幅畫充分體現文藝復興時期強調的構圖比例和諧,下方密密麻麻的人物群像中,主體是耶穌,形形色色的人物都有,有的人的服飾非常高級;中間也是人物,最上面1 / 3則是淺色系的天空跟建築。除了用三分法的構圖比例,上方淺色的天空與厚重的建築,也平衡了最下方深色系的人物,卻又突顯對比。
- 畫家:Paolo Veronese
- 完成時間:1563年
- 尺寸:6.77 x 9.94公尺
- 展廳:德農庭院(Denon Wing)二樓(1st floor),Room 711的右下角
# Liberty Leading the People自由領導人民:
這幅名畫很多人都在國高中的歷史課本看過,畫家是歐仁.德拉克羅瓦,主題是法國七月革命中,法國人反抗在拿破崙之後接掌法國政權的波旁王朝國王 – 查理十世,袒胸露乳、高舉法國國旗的女性就是自由女神,場景當然是巴黎,右方遠處依稀可見巴黎聖母院,整體而言採用三角構圖,蠻值得借鏡到攝影的。歐仁.德拉克羅瓦有另一幅類似畫風的畫:希阿島的屠殺(Massacre at Chios),是受希臘獨立戰爭啟發的。
- 畫家:歐仁.德拉克羅瓦(Eugène Delacroix), 他也是法國羅曼蒂克學院的領導者
- 完成日期:1830年
- 展廳:德農庭院(Denon Wing)二樓(1st floor),Room 700右下角
# The Raft of the Medusa梅杜薩之筏:
這幅畫的主題是1816年時法國海軍梅杜薩號的在西非外海發生的船難,當時搭乘正規救生艇的人拋下搭乘臨時救生艇的人揚長而去,導致臨時救生艇的倖存人數只有一成。
這個畫的構圖跟自由領導人民有異曲同工之妙,也同屬於浪漫主義學派,不過這幅畫主題跟畫面都陰暗多了,充分表現出絕望感,而構圖有兩個三角型,畫風也受到義大利名畫家卡拉瓦喬的影響(馬德里普拉多博物館有不少他的名畫)。
- 畫家:西奧多.席里柯(Théodore Géricault)
- 完成時間:1818年
- 展廳:德農庭院(Denon Wing)二樓(1st floor),Room 700
# The Consecration of the Emperor Napoleon and the Coronation of Empress Joséphine on December 2, 1804拿破崙加冕:
這幅畫跟凡爾賽宮的拿破崙加冕是同一個畫家跟主題,差別只在於拿破崙妹妹的服裝顏色,主題當然就是1804年拿破崙在巴黎聖母院舉辦的加冕大典,畫家是拿破崙御用畫家:Jacques-Louis David。
畫中腳色超多,有興趣可以看它的Wiki頁面,最值得注意的當然就是高舉皇冠的主角:拿破崙,他拿起皇冠為王后加冕,完全無視後面的教宗庇護七世(Pope Pius VII ),可見拿破崙氣焰之高張,庇護七世也視這件事為奇恥大辱。一開始的構想是拿破崙高舉自己的皇冠。附帶一提….拿破崙很矮,在繪畫中常常站在階梯上。
- 畫家:Jacques-Louis David
- 作畫期間:1805 – 1808年
- 展廳:德農庭院(Denon Wing)二樓(1st floor),Room 702左側
# The Intervention of the Sabine Women:
這幅畫是我最愛的羅浮宮法國浪漫主義畫作,故事背景是西元前八世紀羅馬建城時對掠奪部族Sabine的女性來增加人口,Sabine的公主用無比的勇氣阻止羅馬人的暴行,左方男性是Sabine國王,右方拿長茅的就是羅馬的開創者Romulus。
簡而言之,主題就是勇氣與魄力,沒有親眼目睹很難感受,遠方的羅馬城、中景的混亂元素與三個人物構成的主題,搭配中間下方畫龍點睛的小孩,是我心目中超越蒙娜麗莎微笑的羅浮宮鎮館之寶。
- 畫家:Jacques-Louis David(就是前面提到的拿破崙御用畫家)
- 作畫期間:1799年
- 展廳:德農庭院(Denon Wing)二樓(1st floor),Room 702
# The Entombment of Atala阿塔拉葬禮:
這幅畫很特別,是以當時法國浪漫主義的先鋒:弗朗索瓦 – 勒內·德.夏多布里昂(François-René de Chateaubriand)在北美旅行的見聞寫成的小說《Atala》為主題完成的畫作,大致的故事就是部族間的鬥爭衍生的悲劇還有一段無法成全的愛情,畫中的女性就是主角:Atala。
大體而言,畫作感情豐富,表情安詳的女主角跟兩位悲戚男性構成強烈對比,她的白色衣服與另外兩位的深色穿著也反映了不同的心情,然後….再一次三角構圖,不會膩嗎?
- 畫家:安·路易.吉羅代.特里奧松(Anne-Louis Girodet de Roussy – Trioson)
- 完成時間:1808年
- 展廳:德農庭院(Denon Wing)二樓(1st floor),Room 702
作品Part 3 – 法蘭德斯地區名畫 – 黎塞留庭院(Richelieu wing)三樓(2nd floor):
這邊的法蘭德斯意指法國北方到荷蘭的西北歐區域,就是現在的比利時跟荷蘭,但我只會介紹荷蘭繪畫。荷蘭畫家的成就有目共睹,由荷蘭風俗畫的先驅 – 老彼得.布勒哲爾(Pieter Bruegel de Oude)開始,荷蘭畫家就開歐洲之先河,將主題放在庶民生活,羅浮宮也針對這區域的畫作開了一個展區,可見這些大師在歐洲藝術史上的崇高地位。
這展區的繪畫風格依然跟羅浮宮收藏主體一樣,以古典油畫為主,很少看到19世紀中期之後的大師作品,換句話說,不用太期待在羅浮宮看到梵谷的作品,但是它們有針對林布蘭的畫作開一個展廳,也有一些維梅爾的畫,要看梵谷的話去奧賽博物館吧!
# Bathsheba at Her Bath沐浴的拔示巴:
這幅畫的作者是鼎鼎大名的荷蘭黃金時代巨匠:林布蘭(又稱倫勃朗,Rembrandt Harmensz. van Rijn),我最愛的畫家之一,另一個當然就是維梅爾!主題是聖經故事的沐浴的拔示巴,拔示巴是所羅門王的母親,當初沐浴時被大衛王看見,兩人通姦,進而引發了一連串的混亂,直到索羅門王登基之後,才逐漸邁向正軌。
這幅畫維持了林布蘭一貫的打光技巧、和煦自然的人物表情跟質地細膩的衣物,是羅浮宮內林布蘭作品的代表之作,地位崇高的林布蘭也是極少數擁有一個獨立展廳的畫家。
- 畫家:林布蘭(Rembrandt Harmensz. van Rijn)
- 完成時間:1654年
- 展廳:黎塞留庭院(Richelieu wing)三樓(2nd floor),Room 845
# The Astronomer天文學家:
這種室內靜態畫只有一個人可以畫的如此出色:荷蘭的維梅爾(Johannes Vermeer),他的畫有幾個特色:充分反映主角的職業,內部擺設非常精緻寫實,由外向內的光線跟陰影很特別,這張天文學家也充分表達了這些獨到之處。
透過窗戶進來的溫暖光線映照在地球儀跟天文學家上,再搭配天文學家聚精會神的專注於地球儀,充分凍結了這一刻,但也別忘了觀察精緻的絲綢,跟林布蘭比起來多了點具象寫實與陰影,林布蘭是強在複雜的質地,最後….就是書櫃旁的陰影也對應了光線方向。
- 畫家:維梅爾(Johannes Vermeer)
- 完成時間:1668年
- 展廳:黎塞留庭院(Richelieu wing)三樓(2nd floor),Room 837
小結:
以上就是我偏好的羅浮宮參觀路線,將精力集中在法國跟荷蘭繪畫,如果單看文章就覺得頭暈腦脹,到現場只好多多保重了!雖然這個路線介紹的展品不到20件,逛完至少要3 – 3.5小時,由衷佩服可以花一整天泡在羅浮宮的強人,我半天就筋疲力盡了,最後,再複習一下本文的羅浮宮參觀路線:
- 先由地下一樓的玻璃金字塔的Sully Entrance進入,參觀羅浮宮過去的遺跡
- 前進到蘇利庭院(Sully Wing)一樓(ground floor)Room 346欣賞米洛的維納斯
- 前進到德農庭院(Denon Wing)二樓(1st floor)Room 703欣賞勝利女神,途中可到德農庭院一樓Room 403欣賞普西莎與愛神
- 到勝利女神旁的眾多展廳,欣賞法國浪漫主義、義大利大師的油畫跟蒙娜麗莎
- 黎塞留庭院(Richelieu wing)三樓的展廳欣賞荷蘭繪畫
- 最後回到黎塞留庭院地下一樓,有時間再欣賞沿途的雕塑與裝置藝術作品
結束羅浮宮之旅後,當然就要去旁邊的卡魯索凱旋門(Arc de Triomphe du Carrousel)、卡魯索廣場(Place du Carrousel)跟杜樂麗花園(Jardin des Tuileries)散步,解放剛剛被羅浮宮眾多館藏摧殘的大腦@@
羅浮宮參觀資訊:
- 開放時間:
- 平日是09:00 – 18:00,每週五開放到21:45, 一大早或者夜間開放時間人潮比較少
- 閉館時間:每週二、1 / 1、5 / 1、7 / 14、12 / 25
- 進入羅浮宮都要先通過安檢,通過安檢進去後,沒預先購票的人還要排隊買票,很耗時間,建議先買好票
- 票價:
- 線上購票:€ 17,可確保票上時間半小時內通過安檢、進入羅浮宮,遲到就要慢慢排隊通過安檢
- 現場購買:€ 15,可能遇到大排長龍的遊客
- Audio Guide: € 5,有中文
- 地址:Rue de Rivoli, 75001 Paris, 法國(Google Map位置圖)
- Metro line 1 / 7的Palais Royal Musée du Louvre
- Metro line 1的Louvre – Rivoli, 凱旋門跟香榭大道也在Metro line 1上
- 羅浮宮官網
- 相關行程商品:
卡魯索凱旋門(Arc de Triomphe du Carrousel) & 廣場(Place du Carrousel):
羅浮宮左側就是卡魯索廣場,卡魯索得名自軍事馬術中的carrousel陣行(旋轉木馬樣),路易十四曾經在這廣場舉辦這種馬術表演。
這個緊鄰杜樂麗王宮的廣場在法國大革命時有血腥的歷史,架設於這廣場的斷頭台葬送了超過三十條性命。而廣場旁的卡魯索凱旋門,規模不若香榭大道那個巨大,以前被作為杜樂麗花園的入口,上面有很多拿破崙豐功偉業的彫刻。
杜樂麗花園(Jardin des Tuileries):
位於羅浮宮左側的杜樂麗花園是巴黎第一個對外開放的花園,過去曾有杜樂麗皇宮,路易十六跟瑪麗王后在法國大革命時就被囚禁在那,於1871年被拆除。這個大公園也算是巴黎的地標,巴黎日常風情之一的噴泉 + 凱旋門 + 羅浮宮同框的拍攝點就在杜樂麗花園內,除了噴泉跟法式庭園,這邊也有為數眾多的現代知名雕塑家作品。
在規劃羅浮宮半日遊行程時,可以考慮羅浮宮 – 杜樂麗花園 – 協和廣場 – 香榭大道 – 凱旋門這路線,緊鄰協和廣場的杜樂麗花園可望見凱旋門,非常適合調劑在羅浮宮逛到頭昏腦脹的身心,沿著這條軸線漫步,就能完成巴黎最經典的一日遊。
拍攝建議:
- 羅浮宮室內:跟大多數博物館一樣,室內拍照建議用旅遊鏡、自動白平衡、高ISO取得更快的快門
- 羅浮宮室外:超廣角,如果是在傍晚時分或晚上,可以利用腳架加上減光鏡,放慢快門速度、虛化行人,讓畫面更乾淨
- 卡魯索廣場跟杜樂麗花園都很適合用超廣角跟旅遊鏡,偶爾用旅遊鏡的中長焦構圖還蠻有趣的,最好攜帶漸層減光鏡處理逆光時的高反差。
羅浮宮周遭景點地圖:
右方藍色是羅浮宮,最左方黑色是協和廣場,中間橘色是杜樂麗花園,羅浮宮左邊水藍色就是卡魯索凱旋門與廣場,至於灰色跟最右邊綠色則是地鐵站,然後….過個橋就到奧賽博物館了,點這個連結可以開啟我整理的地圖!
羅浮宮官方影片:
心得:
作為巴黎必去的景點與博物館,羅浮宮是實至名歸的世界文化瑰寶,喜愛1870年前西洋繪畫的旅人到巴黎旅遊絕對不能錯過,造訪之前建議好好做功課,不然進去不是無所適從可形容的!半天的羅浮宮行程非常適合跟西堤島、凱旋門與香榭大道組成巴黎一日遊,但別想不開搭配凡爾賽宮,會讓你筋疲力盡,無法好好欣賞眾多經典展品。
最後,再分享一些巴黎旅遊的實用連結或文章,有需要的自行參考吧!
- 規劃攻略:巴黎自由行攻略|巴黎交通攻略
- 多日遊行程:巴黎10天|巴黎+布魯塞爾+阿姆斯特丹14天
- 歐洲網卡:荷蘭KPN-6GB / 28天 / 4G速度 / 可分享
- 住宿選擇:巴黎飯店清單|Hôtel Rosalie|ibis Styles Paris Meteor Avenue d’Italie
更多巴黎推薦遊記:
巴黎市區:
- 【巴黎】凱旋門 、香榭大道、杜樂麗花園與羅浮宮一日遊
- 【巴黎】香榭麗舍大道漫遊、巴黎凱旋門觀景台與參觀資訊
- 【巴黎】艾菲爾鐵塔懶人包-發展簡介、參觀重點、必知資訊與推薦拍攝點
- 【巴黎】凡爾賽宮宮殿與花園一日遊、交通與購票資訊
- 【巴黎】奧賽博物館Musée d’Orsay必看畫作、參觀資訊、鄰近景點簡介
- 【巴黎】傷兵院圓頂教堂、拿破崙之墓、軍事博物館與周遭景點
- 【巴黎】西堤島聖母院鐘塔、聖禮拜堂與盧森堡公園半日遊
- 【巴黎】楓丹白露宮主要展間巡禮、參觀與交通資訊
- 【巴黎】蒙馬特愛之牆、煎餅磨坊與聖心堂 / 小丘廣場徒步導覽
- 【巴黎】蒙馬特、聖心堂、聖馬丁運河
巴黎鄰近城鎮:
- 【聖米歇爾山】街道、修道院一日遊與交通攻略
- 【史特拉斯堡】舊城區大教堂、小法國區與兩岸花園一日遊
- 【都爾】城區與羅亞爾河河谷城堡群一日遊
- 【盧昂】聖母院與舊城區半日遊
- 【亞眠】法國最大教堂亞眠大教堂與城區街道漫步
- 【里昂】索恩河、羅馬劇場 / 富維耶聖母院與舊城區一日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