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賽博物館攻略
巴黎塞納河畔的奧賽博物館(Musée d’Orsay)是印象派畫作的重鎮,相對於羅浮宮的展品大多是1850年以前,奧賽美術館收藏為數眾多的印象派畫作跟梵谷作品,也有一些巴比松學派,主要展品年代是1848–1914年,是梵谷或印象派愛好者的巴黎必去景點。如果想欣賞更早之前的油畫,請到鄰近的羅浮宮,來這邊會大失所望。
這一篇奧賽博物館攻略是以我近兩次參觀為基礎,介紹推薦動線、各樓層參觀重點、參觀資訊,會分享不少梵谷、莫內、馬內、庫爾貝、雷諾瓦與米勒的作品,並簡單說明旁邊的拍照點,文章目錄:

奧賽博物館必看展品介紹
不像羅浮宮歷盡滄桑,奧賽博物館緣起於19世紀末拉魯(Victor Laloux)為鐵路公司興建的舊車站 – 奧賽車站。興建之初是為了1900年的世界博覽會,1939年停止營運就閒置超過四十年左右,爾後在1970年代差點被拆除,幸好於1986年改建為博物館,就是現在的奧賽博物館。外貌還是保存車站的格局,主要通道是搭配透光屋頂的超長長廊。
奧賽博物館的動線非常簡單,分為三層,約2–3小時就可參觀完,這邊介紹的都是畫作,略過我興趣缺缺的雕塑作品,在二樓有很多羅丹的雕塑。
- Level 0:博物館入口,有一些馬內跟庫爾貝的作品,也是米勒作品所在區域
- Lebel 2:雕塑展區
- Level 5:印象派畫作展區,也是奧賽博物館必看區域,梵谷、雷諾瓦、莫內的畫作都在這邊
因為重點是 Level 5,建議入館之後搭乘入口處附近可到 Level 5的電梯,看完之後再搭電梯到 Level 2欣賞雕塑,最後走樓梯到地面層欣賞馬內、庫爾貝、米勒的作品,以下也會依此順序介紹。
Level 5的平面圖超簡單,出電梯之後會經過餐廳區域再進到展間,走到底就可以搭電梯到 Level 2,如果搭乘手扶梯會到地面層。
Level 5:印象派
奧賽博物館的 Levle 5 是最人滿為患的區域,特別是梵谷展區,如果由地面層搭電梯到 Level 5,就離梵谷畫作的陳列區很近,若由 Level 0搭手扶梯到 Level 5,梵谷的畫作會是放在盡頭展區。
以下以畫家為區分來介紹畫作,第一位是梵谷。不用擔心在這一層迷路,就一條路走到底!



梵谷
奧賽博物館算是三大梵谷博物館之一(另兩個是阿姆斯特丹的梵谷博物館、高費呂韋國家公園內的庫勒慕勒美術館),相較於另兩個都位於荷蘭的博物館介紹許多梵谷的生平,奧賽博物館的切入角度是將其作為印象派的一員來介紹,畫作豐富度遜色不少,但依然有《隆河上的星夜》(Starry Night Over the Rhône)、《嘉舍醫生》(Portrait of Dr. Gachet)、《奧維爾的教堂》(The Church at Auvers)、《在亞爾的臥室》、《自畫像》等等。
於1888年完成的《隆河上的星夜》是梵谷三幅星空作品之一,作畫地點離他在亞爾的黃色小屋很近,跟另一幅星夜風景作品比起來,筆觸比較輕快,沒另一幅強烈的力道與扭曲構圖,是割耳事件發生前的畫作,呈現了夜晚的優閒與鄉村的靜謐感,梵谷愛好者參觀奧賽美術館的必看作品!

《嘉舍醫生》是梵谷在1890年畫的,也是他自殺的那年,地點在奧維爾,主角就是他罹病時的主治醫生:嘉舍醫生,這位醫生跟梵谷是同道中人,甚至會臨摹梵谷的畫,當然水準是天差地遠,算是梵谷晚期親近人之一。
梵谷很喜歡為周遭的人物作畫,這幅代表性作品之一,只是醫生看起來很憂鬱,不曉得是擔心梵谷還是其實這是梵谷自己的心境!
《奧維爾的教堂》也是於1890年完成、為另一幅保存在奧賽博物館的梵谷名畫,這個巴黎近郊的小鎮在梵谷的晚年扮演了舉足輕重的腳色,他就是在這邊自殺的!這間教堂目前還在,甚至可以說…數十年如一日,樣貌變化不大,在梵谷的電影《星夜之謎》中,男主角就曾經在教堂外等待嘉舍醫生的管家!
我不太喜歡他這時期的繪畫,對我而言亞爾時期才是他的高峰,奧維爾時期的畫風滿是悲傷、扭曲,讓人難以承受,這教堂根本就是…隨時會垮吧,跟當時梵谷的心境很像!
這邊還有一幅《在亞爾的臥室》,是三幅中最晚完成的,畫面中許多物件都是成雙的,最好認出的是梵谷的自畫像。




莫內
奧賽博物館有非常豐富的莫內畫作(Claude Monet),除了《睡蓮》系列,《盧昂大教堂》系列也很值得系系品嘗,先介紹《盧昂大教堂》。
莫內很愛針對同一個主體下不同光影創造多幅繪畫,最有名的當屬睡蓮系列,但我更愛盧昂大教堂,莫內創作之初便在大教堂附近租了房間當成短期工作室,盧昂(Rouen)那邊的美術館也有另一幅繪畫,到巴黎有閒暇時間推薦去盧昂走走,不遠!


睡蓮是另一個莫內很愛的畫作主題,他總共畫了超過200幅的睡蓮,大多是晚期於巴黎郊區吉維尼(Giverny)的莫內花園創作的(相關遊記)。莫內晚年身受白內障之苦,讓他觀察到的顏色跟常人不一樣,這樣反映在他的畫作上,例如超藍的《藍色睡蓮》。
另一幅睡蓮也非常驚人…我覺得莫內最神奇的地方就是不需要使用太多明確的線條就可以營造透視法跟深淺感,畫面看似很平面卻又可以感受到睡蓮浮在水面,讓人嘆為觀止,算是我非常喜愛的莫內畫作。
如果喜愛這系列的畫作,也可以參觀杜樂麗公園內的橘園美術館(相關遊記),有八幅大幅《睡蓮》作品,是莫內晚年送給法國政府的禮物!這博物館人超多,如果沒超愛莫內其實可以不用參觀。


奧賽博物館還有展出兩幅莫內的《撐洋傘的女人》,都是於1886年完成,主角是於1879年過世的亡妻:Camille Monet。這兩幅畫的人物臉孔都很模糊,不像1875年完成的那一幅,畫中飄逸的人物搭配淺綠色的洋傘與搖曳生姿的花草,有種輕柔的感受,卻又能感受到莫內對畫中人的思念。


雷諾瓦
雷諾瓦(Pierre-Auguste Renoir)的畫作也是奧賽博物館的必看作品,特別是1876年的作品:《煎餅磨坊的舞會》(Le Bal au Moulin de la Galette)。
這張描繪野餐的名畫具體而微展現的印象派的特徵:透明感、輕快、大範圍的呈現光影(相較於林布蘭跟維梅爾強調主體),場景在蒙馬特,也是那邊現存兩大風車之一,遊玩時可順道一訪!
雖然這一幅畫是奧賽博物館的鎮館之寶,但我個人不太喜歡,應該是說…我非常不愛雷諾瓦的畫,他的畫風就是比較現代一點、收斂一點的魯本斯,但還是可以隱隱約約感受到那股強調肢體豐滿之美的肉感,我不是很喜歡。
奧賽博物館有收藏不少雷諾瓦畫作,可以仔細觀察一下…其他的作品跟這幅畫有不小的差異,而是比較像是我們認知的傳統畫作。雷諾瓦雖然是印象派早期畫家,但因那時候的畫作不受好評(我就是指《煎餅磨坊的舞會》),他後來又退縮回比較傳統、比較偏學院派的畫風,然後他那種畫風又很接近我超不愛的魯本斯。

於1892年完成的《鋼琴前的少女》(Young Girls at the Piano)也是奧賽博物館知名館藏,相較於莫內晚期的畫風真的很偏向捕捉瞬間的光影變化,雖然雷諾瓦的上色還是有印象派的特色,但是對人物的描繪非常具體、逼真,已經少了許多印象派的韻味。
如果喜歡雷諾瓦對女性的描繪,還可以看看《城市之舞》與《鄉村之舞》,那是跳舞三部曲系列的其中兩幅。




Level 2:雕塑區
奧賽博物館的 Level 2是雕塑區,展出許多羅丹(Auguste Rodin)的作品,雖然他的作品非常有名,不過…雕塑向來不是我欣賞的藝術類型,很少花太多時間在這區域,有興趣的話還是可以好好地逛逛,也可以拍拍博物館知名的大時鐘。
逛完之後就走樓梯到地面層,再欣賞庫爾貝、馬內等人的作品,那邊也有非常多的雕刻作品,但我沒認真欣賞過。是說…我忘記博物館的 Level 3或4有個小區域是展示一些室內家具,有興趣的話可以看一下。我原本想搭電梯由 Level 5到 Level 2,人太多走樓梯,碰巧經過那一區的!








Level 0:庫爾貝、馬內、米勒
奧賽博物館的 Level 0也是重點展區,但我還是建議優先參觀 Level 5。相較於 Level 5的主題是印象派畫作,Level 0陳列的是更早期畫家的作品,最具代表性的就是庫爾貝、馬內、米勒,我也大推 Rosa Bonheur。這區也有不少雕刻作品,不過我沒花太多時間、因為接近閉館時間了。

庫爾貝
庫爾貝(Gustave Courbet)是19世紀後期的巴黎藝術圈聞人,跟馬內同時期、算是雷諾瓦、莫內的前輩。相較於當時主流的學院派,庫爾貝是寫實主義,對於過往描繪裸體都要跟神話扯上關係很不屑,對他而言,主角就是活生生的庶民,他曾經說過…沒看過的天使要如何畫出來?
奧賽博物館最知名的庫爾貝作品是於1866年完成的《世界的起源》(L’Origine du monde),即使以現今的觀點來評斷,依然是驚世駭俗,更何況他是於1866年完成。關於畫中主角是誰,眾說紛紜,有人覺得是庫爾貝朋友的情婦,有人認為是某位巴黎歌劇院的芭蕾舞者,總之…沒有定論。
這幅畫原本是一位情色畫收藏家的訂單、並沒有要公開展示,直到1995年才納入奧賽博物館館藏、1998年起公開展示,算是奧賽的鎮館之寶。想了解這幅畫的意義,得先要探究當時法國畫家對學院派的反動,以及日後寫實主義與印象派的崛起。

《The Etretat Cliffs after the Storm》也是我大推的庫爾貝作品,主角就是 Etretat Cliffs–法國版本的象鼻海岸,也是許多畫家喜愛的主題,莫內也有畫過、是康城的 Musée des Beaux-Arts de Caen重點館藏。
這幅畫非常寫實、完全沒有人物,完美的呈現出暴風後天空的通透感,然後…我覺得右下的小船頗有日本浮世繪的影子。

馬內
與庫爾貝同期的馬內(Édouard Manet)也被認為是印象派先驅,雖然他的畫作看不出來有印象派的影子,但跟庫爾貝一樣、都非常寫實,但馬內的畫更沒有縱深、更為平面。
於1863年完成的《奧林匹亞》(Olympia)這幅名畫是馬內(Edouard Manet)最知名的作品之一,他偏好的繪畫主題是庶民生活的百態,如實描繪、不帶教化意義,也因跟當時的主流違背,成了藝術圈的問題人物。但也因為他敢於打破窠臼、衝撞傳統,造就了印象派崛起所需的環境,在藝術史是舉足輕重的大人物。
這幅《Olympia》是以一位妓女為模特兒,這名字在當時是妓女的代稱,黑貓跟黑人女僕都是跟娼妓拖不了關係的象徵,活生生、赤裸裸地描繪這樣的女體,在當時很需要勇氣!
在 Level 5 也有展示一幅馬內的名畫:《草地的午餐》,那是沙龍展落選的作品,原因不難想像…一個裸女直視觀看者,旁邊兩個黑衣男子置身事外般的聊天。我是沒有很愛這幅畫…太難欣賞了!



米勒
米勒(Jean-François Millet)的作品也是也是奧賽博物館必看名畫跟鎮館之寶,特別是《拾穗》,也是2017年在故宮展出的奧賽美術館30周年大展的展出畫作之一。相對於荷蘭在黃金時代就習以為常的描繪芸芸眾生的生活,歐洲其他國家這一點就晚了很久,米勒的雖然是一鳴驚人的名畫,卻也為當時上層階級所不屑。
這幅構圖很經典,由前景三位聚精會神的勞動者到中間的其他農人,延伸到背景遠方的農村風景,具體而微展現了巴比松畫派的精隨。另一幅知名作品是《晚禱》,主角是兩位放下手邊工作、專心祈禱的農人,依稀可見遠方的教堂。
是說…早期的梵谷也非常喜歡以農村生活為主題,但他想強調的是農民的辛勞,相較於此…米勒比較偏向呈現他心目中農村生活的「美感」。


其他作品
Labourage nivernais
這幅栩栩如生的繪畫是我心中奧賽美術館必看名畫前三名,初次親臨現場欣賞時,會折服於畫家驚人的觀察力與技法,跟攝影相比也是不惶多讓,忠實重現了秋天翻土的耕作景象,也是 Rosa Bonheur 初試啼聲之作、於1849年完成,獲得一致好評,過去曾在楓丹白露的博物館展示,於奧賽博物館完工後移轉到這邊陳列。


Campagne de France
這幅畫的年代約莫是1860–1864,畫家是 Ernest Meissonier,法國知名的戰役與歷史場景畫家,這幅畫描繪的是第六次反法同盟戰爭失利後,拿破崙一行人垂頭喪氣的樣子,最前方的拿破崙勉強打起身子,後方卻有人因疲憊、挫折而東倒西歪,跟他過往氣燄高張的模樣不可同日而語。

奧賽博物館參觀資訊
- 地址:1 Rue de la Légion d’Honneur, 75007 Paris, 法國(Google Map 位置圖),最近的地鐵站是 Metro 12的 Solférino
- 開放時間:
- 平常日:09:30–18:00,週四21:45閉館
- 閉館日:每周一,5/1,12/25
- 票價:€ 16,可用巴黎博物館通行證免費進入1
- 相關網頁:首頁|重要參觀資訊與平面圖
- 相關體驗:奧賽博物館門票|奧賽博物館導覽(含門票)|巴黎博物館通行證(建議官網買)
參觀注意事項
- 所需時間:2–3小時,建議安排至少2.5小時,不要少於1.5小時
- 排隊入館時請確認隊伍在排什麼、別排錯了,參觀資訊有說明
- 參觀前先看一下平面圖,除了確認重點畫作位置,也可以避免迷路
- 一定要事先購票,可以的話請利用週四晚上
- 雖然重點在 Level 5,請不要錯過 Level 0的庫爾貝、馬內與米勒作品
奧賽博物館周遭
奧賽博物館外野是很不錯的拍照區域,可以在兩個橋梁取景:
- 利奧波德-塞達-桑戈爾行人橋(Passerelle Léopold-Sédar-Senghor):掛了一堆鎖的橋,可以拍奧賽博物館、羅浮宮、大小皇宮,過橋就是杜樂麗花園
- 協和廣場橋:離博物館遠一點的橋,對岸是協和廣場,可以拍奧賽博物館與利奧波德-塞達-桑戈爾行人橋





心得
奧賽博物館是喜愛印象派畫作的巴黎必去景點,而且梵谷的收藏也頗豐富,推薦給喜愛西洋油畫的旅人,但千萬別期待可以看到18世紀或更早的作品。
參觀前推薦看《西洋美術史,職場必備的商業素養》,裡面對當時法國藝術的發展與印象派的崛起有簡單扼要地介紹,很適合作為奧賽博物館的補充知識。最後,再分享一些巴黎旅遊的實用連結或文章,有需要的自行參考吧!
- 規劃攻略:巴黎自由行攻略|巴黎交通攻略
- 多日遊行程:巴黎10天|巴黎+布魯塞爾+阿姆斯特丹14天
- 歐洲網卡:Holafly eSIM|Klook eSIM|Vodafone SIM 卡
- 住宿選擇:Hôtel Edouard 6 by Malone|Ibis Styles Paris Place d’Italie – Butte Aux Cailles|巴黎飯店清單
延伸閱讀
巴黎市區遊記
- 【巴黎】凡爾賽宮宮殿與花園一日遊、交通與購票資訊
- 【巴黎】西堤島巴黎聖母院以及聖禮拜堂/古監獄漫遊、盧森堡公園散步
- 【巴黎】巴黎聖母院漫遊:2024年開放參觀之分享、注意事項說明
- 【巴黎】聖禮拜堂漫遊:歷史簡介、彩繪玻璃分享、參觀資訊說明
- 【巴黎】凱旋門 、香榭大道、杜樂麗花園與羅浮宮一日遊
- 【巴黎】羅浮宮漫遊:必看文物與展間介紹、參觀資訊與規劃建議
- 【巴黎】杜樂麗花園漫遊以及橘園美術館睡蓮系列等經典展品介紹
- 【巴黎】協和廣場漫遊、周遭景點介紹與行程安排建議
- 【巴黎】海軍府漫遊:緣由介紹、內部展間與家俱分享、參觀資訊說明
- 【巴黎】香榭麗舍大道漫步與東西兩側遊覽重點、巴黎凱旋門簡介
- 【巴黎】巴黎凱旋門漫遊:興建緣由、觀景台景色、推薦拍攝地點
- 【巴黎】艾菲爾鐵塔懶人包:發展簡介、參觀重點、必知資訊與推薦拍攝點
- 【巴黎】傷兵院圓頂教堂、拿破崙之墓、軍事博物館與周遭景點
- 【巴黎】塞納河簡介、左右兩岸重點景點與橋梁分享、塞納河遊船體驗
- 【巴黎】加尼葉歌劇院漫遊:歷史簡介、重點展間與參觀資訊分享
- 【巴黎】拉法葉百貨巴黎奧斯曼旗艦店圓頂、觀景台與賣場簡介
- 【巴黎】蒙帕納斯大樓觀景台:360度景色與參觀資訊介紹、蒙帕納斯車站分享
- 【巴黎】蒙馬特愛之牆、煎餅磨坊與聖心堂/小丘廣場徒步導覽
- 【巴黎】楓丹白露宮主要展間巡禮、參觀與交通資訊
巴黎鄰近城鎮遊記
- 【聖米歇爾山】街道、修道院一日遊與交通攻略
- 【羅亞爾河谷】都爾、香波爾城堡、雪儂梭城堡等重點城市與城堡漫遊
- 【香波爾】香波爾城堡:歷史簡介、重點展間、參觀與交通資訊
- 【吉維尼】莫內花園半日遊:水花園與莫內故居漫遊、參觀與交通資訊說明
- 【盧昂】聖母院與舊城區半日遊
- 【亞眠】法國最大教堂亞眠大教堂與城區街道漫步
法國自由行懶人包
- 【法國自由行攻略】基本旅遊資訊、重點景點區域、交通與住宿簡介
- 【法國必去景點】凡爾賽宮、史特拉斯堡舊城區、安錫、科爾馬等經典景點
- 【法國必去世界文化遺產】塞納河畔、凡爾賽宮、里昂等八大區域漫遊
- 【法國必去教堂】巴黎聖母院、巴黎聖禮拜堂、 聖米歇爾山、亞眠大教堂等7大景點
- 【荷比法14天自由行懶人包】西北歐巴黎、布魯塞爾與阿姆斯特丹行程攻略
本文註腳
- 巴黎博物館通行證的網頁是說想參觀奧賽博物館可以不用預約,但我沒這樣參觀過,也不知道是否要排很久,有無預約是排不同的隊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