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姆斯特丹博物館廣場一日遊:
位於阿姆斯特丹運河區外圍博物館廣場(Museumplein)的荷蘭國家博物館(Rijksmuseum)是我最愛的博物館之一,甚於遊客如織的巴黎羅浮宮,眾多荷蘭大師畫作,例如林布蘭的《夜巡》、維梅爾的《倒牛奶的女僕》、Hendrick Avercamp的《Winter Landscape with Ice Skaters》,都是荷蘭國立博物館必看名畫。除了為數眾多的油畫,也有一些歷史文物,例如台夫特的青瓷、做工精細的模型屋等等,當之無愧是排名第一的阿姆斯特丹必去景點!
逛完荷蘭國立博物館之後,旁邊的梵谷博物館(Van Gogh Museum)有全球最豐富的梵谷畫作,《吃馬鈴薯的人》、《麥田的烏鴉》、《向日葵》都是這博物館的必看作品,馮德爾公園(Vondelpark)則是阿姆斯特丹最大的公園。接下來,就來看看到底博物館廣場區域有啥好玩的吧。文章主要內容:
- 荷蘭國立博物館
- 1600 – 1700年的作品,荷蘭黃金時期,林布蘭跟維梅爾在這邊
- 1700 – 1900年的作品,梵谷、海牙學派、印象派
- 梵谷博物館
- 馮德爾公園
- 阿姆斯特丹博物館票卡
票價與開放時間更新日期:2023 / 4 / 3。
關於這些景點的地理位置,如果由阿姆斯特丹中央車站(Centraal Station)搭路面電車,要到荷蘭國立博物館可搭Tram 2 / 12在Rijksmuseum下車,到梵谷博物館也是搭這兩班路面電車,在Van Baerlestraat下車。
荷蘭國家博物館(Rijksmuseum):
原本的荷蘭國家博物館是座落於海牙、在1800年開幕,1808年時遷至阿姆斯特丹,於1885年搬到現址。這博物館我來過三次了,也見證了它2003 – 2013年的整修史,第一次是2006年,最近一次是2019年,變化幅度之大真的讓人目瞪口呆,不過對大多數遊客而言,最有印象的就是外面的標語「I amsterdam」吧(這標語已經在2018年12月初被移除)!
博物館的入口在中央通道旁,總共分為四樓,第一層是Level 0,四樓是Level 3,售票處、衣帽間跟販賣部都在第一層,其餘樓層展出主題:
- Level 1:1700 – 1900年的作品,梵谷的作品在這邊,但是不多,請看梵谷請到旁邊的梵谷博物館
- Level 2:1600 – 1700年的作品,荷蘭國家博物館的精華,林布蘭跟維梅爾的畫都在這邊
- Level 3:1900 – 2000年的作品,當代藝術,我對這主題沒興趣,略過!
買票後還可以租借導覽機,有中文,強力推薦租一台,內容很豐富,貼心的安排了各種路線滿足參觀時間不一的旅人。
Level 2:1600 – 1700年的作品,荷蘭黃金時期
Level 2是荷蘭國家博物館的精華,展出眾多荷蘭黃金時期的繪畫,這時的荷蘭剛脫離西班牙獨立,民間充滿活力,不管是海外貿易或者國內政經環境都大有斬獲,也造就了荷蘭獨特之處:繪畫的贊助者來自於庶民或行會,有別於義大利或法國的教會或貴族,詳情可以參考,《自由之城》,這邊就不贅述。
這層樓最有名的畫家當屬林布蘭(Rembrandt,又譯為倫勃朗),舉世聞名的大師、光與影的魔術師、林布蘭光的創造者,除了有到荷蘭國立博物館必看的《夜巡》,還有他眾多的自畫像,另一位就是維梅爾(Vermeer),栩栩如生的描繪荷蘭日常生活風情,但是他最有名的畫《戴珍珠耳環的少女》是收藏在海牙的莫瑞泰斯皇家美術館(Mauritshuis),這邊的鎮館之寶是《倒牛奶的女僕》。
# 夜巡(Nightwatch):
其實這畫名有點誤導,修復後的《夜巡》非常明亮,跟「夜」完全不搭嘎,林布蘭是超有實驗精神的畫家,在《夜巡》中就可一覽無遺。
這畫的主題是即將開始遊行的城市守備隊,林布蘭的突出之處之一就在於他用動感活潑的方式描繪群體肖像,在《夜巡》就展示的很明顯。除了動感,各人物的表情也很生動,例如隊長的手勢、提著死雞的小女孩、正在擦槍的老人等等,而且,畫面很有層次,光線都集中在前面的人物,後面大隊人馬略顯模糊。若對他的其他畫作有興趣,可參考我整理的林布蘭景點懶人包。
- 展廳:Level 2大廳的盡頭
- 年代:1642年
- 主角:Militia Company of District II,阿姆斯特丹守備隊的一支,另一個畫名就是Militia Company of District II under the Command of Captain Frans Banninck Cocq
- 畫家:林布蘭
# Jeremiah Lamenting the Destruction of Jerusalem:
不同於主攻荷蘭日常生活的維梅爾,林布蘭大量創作聖經相關的主題,這幅畫是描繪不聽先知Jeremiah勸誡而淪陷的耶路撒冷,重點全放在先知上,他的淒哀神情配上視角,帶到左上方不顯眼而陷於火海耶路撒冷,充分體現林布蘭的特色:強烈的光影對比強調主體,栩栩如生的描繪出主角的心境。
- 展廳:Level 2某處
- 年代:1630年
- 畫家:林布蘭
# 倒牛奶的女僕(De Melkmeid / The Milkmaid):
這幅維梅爾的名畫可跟《夜巡》並列為兩大荷蘭國家博物館必看鎮館之寶,相對於林布蘭的多產,維梅爾流傳至今的畫作不到50幅,荷蘭國家博物館就收藏了4 – 5幅,但是《戴珍珠耳環的少女》不在這邊。
維梅爾的專長是描繪室內空間與居家生活,主角總是跟外在環境剝離、只專注於眼前的事物,而且室內環境的細節描繪非常精細,加上打光的位置也能突顯出主體,是那種可以吸走靈魂的畫!
《倒牛奶的女僕》也反應了維梅爾特點,畫中唯一有動感的構圖就是流動的牛奶,女僕沉浸在她的工作,彷彿天塌下來都不能阻止她完成這件事,還可以仔細觀察絲綢,林布蘭的手法是用顏料的淺厚描繪出布料的層次與光影,維梅爾則是皺摺的明暗對比。
- 展廳:Level 2 Gallery of Honor
- 年代:約1660年
- 畫家:維梅爾
# 小街(Het Straatje / The Little Street):
《小街》是一幅很有趣的畫,維梅爾的主題大多是室內人物,《小街》跟《台夫特一景》(收藏在海牙的莫瑞泰斯皇家美術館)是少數室外畫,這兩幅我都很愛。其實維梅爾的室外畫很精彩,完完全全的重現室內畫的氛圍,《小街》的主題台夫特的日常生活,除了專注在當下的主角,建築的構圖也很值得仔細欣賞。
- 展廳:Level 2 Gallery of Honor
- 年代:約1657 – 1658年
- 畫家:維梅爾
# Winter Landscape with Ice Skaters:
這幅畫的畫家是Hendrick Avercamp,荷蘭知名的冬天風景畫家,阿姆斯特丹冬天時運河結冰是家常便飯,溜冰就成了極受歡迎的冬天休閒,Hendrick Avercamp的主題大多與冬天息息相關,即使是夏天,他依然描繪冬天的情景。
這幅冬景與溜冰者就栩栩如生的描繪了冬天時歡欣鼓舞的氣氛,有很多精彩的小細節,例如醉倒的人、跳舞的人、在玩冰上曲棍球的人等等,非常精彩,也是我到荷蘭國家博物館必看作品之一!
- 展廳:Level 2,Room 206
- 年代:約1608年
- 畫家:Hendrick Avercamp
# The Windmill at Wijk bij Duurstede:
這是一幅非常典型的荷蘭風景畫,遠方的烏雲、聳立的風車跟岸上的婦人,構圖極具張力又兼顧平衡與荷蘭地貌,也是世界名畫之一。荷蘭黃金時期的繪畫是我最愛的繪畫風格,庶民與公會的崛起,讓繪畫主題平易近人,不像鄰國滿是宗教、神話、貴族肖像,看久真的很無趣,而且荷蘭風景畫的構圖很適合套用到風景攝影!
- 展廳:Level 2某一處
- 年代:約1668 – 1670年
- 畫家:Jacob van Ruisdael
上面這幾幅是Level 2的必看名畫,逛完這一層至少需要一小時,有蠻多精彩繪畫可欣賞的!
除了繪畫,Level 2也展示黃金年代的歷史文物,台夫特青瓷是一定有的,還會展示17世紀的荷蘭戰船,衷心推薦想欣賞青瓷的旅人去台夫特,這邊展示的相較於台夫特,只是冰山一角!
Level 1:1700 – 1900年的作品,梵谷、海牙學派、印象派
這一層的主題就是印象派跟海牙學派,平心而論,這邊的印象派比不上巴黎的奧賽博物館,梵谷的畫也不到五幅,我對海牙學派的畫興趣也不高,時間有限之下快速走一圈就匆匆離開了,真心建議時間有限的旅人把荷蘭國立博物館的參觀重點放在Level 2。
# 梵谷相關繪畫:
荷蘭國家博物館的梵谷繪畫不多,主要是他待在巴黎時的作品,除了一張多采多姿的自畫像,還有一張是描繪蒙馬特附近的採石場。這時的梵谷聽從弟弟西奧的建議到巴黎生活,還未陷入日後不斷糾纏他的精神問題,畫風一板一眼的,沒有往後畫作常見的扭曲、掙扎感受。
# A Windmill on a Polder Waterway
這明亮畫作的作者是Paul Joseph Constantin Gabriël,屬於海牙學派,主題是荷蘭隨處可見的風車,而且色彩輕快漂亮,水面還有倒影,完全不像一般海牙學派作品的低對比、樸實顏色。
- 展廳:Level 1某一處
- 年代:約1889年
- 畫家:Paul Joseph Constantin Gabriël
荷蘭國立博物館參觀資訊:
- 票價: € 22.5,導覽機 € 5,有中文內容,也可下載免費APP(請搜尋"Rijksmuseum")
- 開放時間:每日09:00 – 17:00,售票處16:30關閉
- 地址:Museumstraat 1, 1071 XX Amsterdam, 荷蘭,最近的電車站:Tram 2 / 5 / 12的Rijksmuseum
- 官網
- 相關票券:荷蘭國家博物館門票
相關紀錄片:
世界八大博物館巡禮:阿姆斯特丹國家博物館(The Art of Museums – Rijksmuseum, Amsterdam):
《The Art of Museums》是德國人拍攝的紀錄片、共八集,其中一集的主角便是國家博物館(觀看連結)。這紀錄片深入淺出的介紹國家博物館的源起、林布蘭對荷蘭國族榮耀的重要性、黃金時代的藝術風潮以及…荷蘭的宗教衝突。前三者是多數人比較可理解的議題,就不用多說,我簡單說明一下宗教衝突。
荷蘭自16世紀以降就是新教國家、喀爾文教派是其中的強大力量,八十年戰爭的導火線之一也是為了對抗西班牙對天主教的狂熱壓迫了荷蘭的宗教自由。但…國家博物館的建築師卻是天主教徒,有去過國家博物館就知道它是貨真價實、裝潢繁複的哥德樣式建築,在如此偏向新教的國家蓋了一座這種樣式的博物館來作為國族榮耀的展示場地,根本是天理難容。
風華再現 – 阿姆斯特丹國家博物館(The New Rijksmuseum):
這影片(購買連結)只講一件事:位於阿姆斯特丹的荷蘭國家博物館整修歷程,我對這整修超有印象,因為…2006年造訪這博物館兩次,當時正在整修,2011年再訪時還沒完工。等2017年時利用快閃阿姆斯特丹的半天時間再訪一次,才看到完工後的樣貌,然後…過往一樓封閉的區域成了自行車道。這影片花了很多時間在描繪博物館改建時館方、建築師與自行車騎士間的爭執與折衝,多次變更解決方案導致工程大為延誤,其實蠻荒謬的,但…這就是荷蘭日常的一部分。
除了利用上述事件反映出荷蘭的文化(或者荒謬),影片也呈現了不少文物修復的過程以及展場規劃的細節,改建完工後博物館迎入日本門神的橋段蠻有趣的,對文化的尊重不是嘴巴隨便說說的,要身體力行。讓我印象深刻的還有館長說的一句話…博物館不就是牆 + 釘子 + 藝術品,想想真的很有道理!
梵谷博物館(Van Gogh Museum):
鄰近荷蘭國家博物館的梵谷博物館是擁有全球最豐富的梵谷畫作(但是《星空下的咖啡館》存放在庫勒.穆勒美術館),也是阿姆斯特丹必去景點之一,常年遊客如織,比荷蘭國立博物館還擁擠,而且….內部不能拍照,這邊的照片都是取自於梵谷博物館官網。
這篇只會介紹重點畫作,其他畫作與參觀資訊、博物館簡介請參考【阿姆斯特丹市區】梵谷博物館鎮館之寶、購票資訊與參觀建議總整理。
雖然梵谷最知名的畫作是《向日葵》(他畫了很多)跟《麥田的烏鴉》,我比較偏好他早期描繪荷蘭農村生活的畫作跟在法國亞爾時生活時的作品,對梵谷在亞爾跟奧維爾時期的生活有興趣的人,推薦看《梵谷.星夜之迷》,對他當時的心路歷程跟名畫背景有很深入淺出的介紹。
# 吃馬鈴薯的人(The Potato Eaters):
- 是在梵谷博物館必看的作品,粗曠有勁的筆調、陰暗灰沉的土色色調,靈活靈現的反應了當時農民生活的刻苦,跟一般田園風情畫完全不同。
- 年代:1885年
- 時期:梵谷早期還未離開荷蘭前,在Nuenen生活時的繪畫
- 官網的介紹
# 在亞爾的臥室(The Bedroom):
- 這是亞爾時期的畫作,也是梵谷廣為人知的名畫之一,現在的畫作顏色已經有點退色,例如牆壁跟門原本是粉紅色,而不是藍色。奇妙的空間感是梵谷刻意為之的,看起來比較扁平,沒有任何透視感。
- 時代:1888年
- 時期:法國亞爾(Aries),割耳事件發生前
- 官網的介紹
# 向日葵(Sunflowers):
- 這張畫是貨真價實的世界名畫,但是….我非常不喜歡靜物畫,實在看不出它的特別,梵谷在1888 – 1889年總共畫了五幅向日葵,這張畫是用同一個色系組成的,已經呈現出些微的扭曲,跟上面幾幅帶有浮世繪風格的畫作截然不同。
- 時代:1889年
- 時期:法國亞爾(Aries),割耳事件發生後
- 官網的介紹
# 麥田的烏鴉(Wheatfield with Crows):
- 梵谷非常晚期的作品,瀕臨悲潰的他精神狀況時好時壞,有力的筆觸、扭曲的麥田、沈重的色調與遠方天空的風暴,反應了他內心的哀傷及孤獨,總之….我不愛梵谷晚期的作品。附帶一提,《梵谷.星夜之迷》中男主角跟小混混打架的背景就是這幅畫!
- 時代:1890年,梵谷自殺前夕
- 時期:法國奧維爾(Auvers-sur-Oise)
- 官網的介紹
如果想看完整的梵谷作品,除了參觀梵谷博物館,也必去庫勒.慕勒美術館(Kröller-Müller Museum),收藏梵谷畫作的數量僅次於梵谷博物館,《星空下的咖啡座》(The Café Terrace on the Place du Forum)就存放在這邊,延伸閱讀:梵谷森林與庫勒.慕勒美術館一日遊。
馮德爾公園(Vondelpark):
馮德爾公園是阿姆斯特丹最大的開放公園,離博物館廣場很近,非常推薦逛完荷蘭國家博物館或梵谷博物館之後到這邊走走。這公園於1865年開放,一開始被稱為新公園,後來被命名為Vondelpark,Vondel是荷蘭知名詩人與劇作家,公園那有他的雕像。公園佔地頗大,也賣食物,也非常適合野餐,是我很推薦的阿姆斯特丹景點,適合用來紓解逛完博物館的疲憊。
話說回來,這公園也是國王節慶典的重要場地,當天熱鬧非凡,也有簡易市集,我的國王節慶典一日遊便是由這邊開始的。
阿姆斯特丹博物館票卡:
這邊只介紹可免費進入阿姆斯特丹景點且可以搭乘阿姆斯特丹大眾運輸的Iamsterdam Card跟荷蘭博物館卡,我以前常用的荷蘭通行證已經停售。
這邊會簡介三張常見的阿姆斯特丹景點票卡,有的可以參觀絕大多數的博物館、有的附加GVB車票、有的可以參觀海尼根體驗館,詳細說明請參考【阿姆斯特丹三大票卡比較】。
I Amsterdam Card
這張卡單純多了,可以免費進入國家博物館、荷蘭海事博物館等重點阿姆斯特丹景點(請參考景點清單),期限內能免費搭乘GVB營運的地鐵、路面電車、巴士,僅限於GVB營運的大眾運輸喔!
荷蘭博物館卡
博物館卡(Museumkaart)是一個很神奇的東西,我在荷蘭半年交換學生時有買過。簡而言之,這張卡可以讓你一年內博物館逛到爽,費用是€ 64.9,效期一年,可免費參觀梵谷博物館、阿姆斯特丹王宮等等,非常適合在荷蘭久待又喜歡逛博物館的旅人。如果只待個5 – 6天但估算博物館費用會超過€ 64.9。
可免費參觀的博物館清單請參考博物館卡說明,很多博物館皆有販售,可以在抵達阿姆斯特丹時到遊客服務中心詢問。
GoCity Amsterdam
GoCity是熱門的歐洲城市景點票卡,也有提供適用於阿姆斯特丹的方案(線上旅遊平台購買連結),分為1、2、3、5天(多天數的話要連續使用)。
可用這張卡片參觀荷蘭國家博物館、荷蘭海事博物館、海尼根體驗館、穆登城堡、林布蘭之家、阿姆斯特丹運河遊船體驗、 A’DAM觀景台等景點,安排三天的時間綽綽有餘,兩天的話其實也不會太趕,但是無法參觀梵谷博物館、安妮之家。
如果是要參觀上面七個景點的話,可以購買2或3天的方案,景點門票總價遠超過方案價格,若在鬱金香花季到訪,可以考慮買五天,花一天去庫肯霍夫花園,這也是GoCity卡提供的景點。
拍攝建議:
- 荷蘭國立博物館的建築優先用超廣角,博物館廣場佔地廣大,用旅遊鏡就夠了!
- 拍畫的重點:自動白平衡、中焦段、正面構圖,用超廣角拍畫產生的變形不好修正(看看上面那張夜巡….)
- 梵谷博物館大多數區域都不能拍照
荷蘭國家博物館官方介紹影片:
心得:
相較於包羅萬象的羅浮宮或者藝術史博物館,荷蘭國立博物館只有一個主題:荷蘭,短短兩小時就可以對這個低地國的文化歷史有基本理解,還可一睹《夜巡》、《倒牛奶的女僕》的廬山真面目,是我荷蘭必去景點第一名,而梵谷博物館絕佳的動線與豐富的館藏,由Nuenen時期到最後的奧維爾時期,也讓觀者藉由風格強烈轉變,一窺這個繪畫大師的心路歷程,讓這博物館成了初遊阿姆斯特丹的必去景點。
第一次到阿姆斯特丹自由行的旅人,千萬別錯過這兩大博物館,想更深入認識這三大畫家可參考我整理的文章:林布蘭,維梅爾,梵谷。如果只是在阿姆斯特丹停留轉機七小時,建議去排隊人潮較少的荷蘭國家博物館,時間也是足夠走完1.5小時的導覽路線。若喜愛荷蘭繪畫,也推薦走訪下面兩大博物館:
最後,再分享一些阿姆斯特丹旅遊的實用連結或文章,有需要的自行參考吧!
- 規劃攻略:阿姆斯特丹自由行攻略|阿姆斯特丹交通攻略|阿姆斯特丹博物館攻略|阿姆斯特丹住宿心得
- 多日遊行程:阿姆斯特丹10天|巴黎+布魯塞爾+阿姆斯特丹14天
- 歐洲網卡:荷蘭KPN-6GB / 28天 / 4G速度 / 可分享
- 住宿選擇:Tribe Amsterdam City|The Social Hub Amsterdam City|阿姆斯特丹飯店清單
更多阿姆斯特丹推薦遊記:
- 【阿姆斯特丹博物館攻略】國家博物館、梵谷博物館等7大博物館與推薦票卡
- 【阿姆斯特丹運河總整理】東西邊運河帶精華簡介、兩大運河遊船體驗分享
- 【阿姆斯特丹市區】水壩廣場、西教堂、鑄幣塔與阿姆斯特丹火車站一日遊
- 【阿姆斯特丹市區】梵谷博物館鎮館之寶、購票資訊與參觀建議總整理
- 【阿姆斯特丹市區】阿姆斯特丹國王節遊玩心得 – 運河區、馮德爾公園、約丹區
- 【桑斯安斯】荷蘭風車村景點介紹與交通說明
- 【羊角村】阿姆斯特丹出發自由行一日遊
- 【庫肯霍夫】鬱金香花季一日遊、自行車遊花田與交通攻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