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的主角-閣樓上的吾主博物館(Museum Ons’ Lieve Heer op Solder)是一間很奇妙的博物館,我會知道這個鄰近紅燈區的博物館是因為很久之前在阿姆斯特丹參加導覽時,導覽員知道我略知阿姆斯特丹歷史後大力推薦我入內參觀。當時受限於時間就錯過了,直到國境解封後再次造訪阿姆斯特丹,才將它排入行程。
這間博物館的用途是所謂的「隱藏教堂」,也就是隱身於住宅中的天主教教堂,為何需要隱身呢?這就牽涉到八十年戰爭、荷蘭宗教信仰等等,所以這篇遊記會先簡介荷蘭16-17世紀的宗教變革,再分享博物館導覽內容。先講結論:它是我相見恨晚的阿姆斯特丹必去博物館。
荷蘭宗教發展簡介
荷蘭過往是西班牙的領地,直到1568年起經歷了八十年戰爭、於1648年正式脫離西班牙獨立,當然….17世紀初前後西班牙帝國早就無法干涉荷蘭事務,只是戰爭結束時間為1648年。
1568年的西班牙國王是宗教狂熱者菲利普二世,戰爭發生之前他就瘋狂的迫害荷蘭的新教徒,而在16世紀中葉左右荷蘭信仰新教(主要是喀爾文教派)的人數漸增、甚至最後人數壓倒天主教徒,在這過程中兩邊衝突不斷,最知名的事件就是1566年的荷蘭地區搗毀聖像運動。
在這事件中,喀爾文教派人士瘋狂的破壞天主教教堂的聖像、祭壇、教堂裝飾等等,紅燈區的舊教堂當時也是被破壞到滿目瘡痍(所以教堂沒啥好參觀的),這運動也是八十年戰爭的導火線之一。阿姆斯特丹過去是天主教重鎮,直到1578年才將喀爾文教派明訂為官方宗教,相較於其他荷蘭大城遲了不少。
在喀爾文教派成為官方宗教後,其他教派(天主教、路德教派等等)就被禁止舉辦「公開」的宗教禮拜或儀式,這邊有兩點要注意:
- 雖然不能公開,但市政當局會忽略於「私人」場所舉辦的活動,只要由大街上或建物外觀看不出來就好
- 被禁止的不僅限於天主教,新教其他教派也受限制,就是獨尊喀爾文教派
所以呢,就有了「隱藏教堂」,這些地方便是供「非」喀爾文教派的信徒舉辦宗教活動或儀式的場所。到了1672年才有所謂的宗教自由,這是指信仰其他教派沒有關係,但依然不能有公開的儀式。直到1798年,荷蘭百姓才被准許公開舉行所有教派的宗教儀式,但阿姆斯特丹的天主教教堂直到1886年才完工,就是中央車站附近的聖尼古斯拉教堂。
有了上述背景資料後,就能清楚為何會有「隱藏教堂」,阿姆斯特丹的隱藏教堂不只一個,貝居安修道院那邊也有一個(相關遊記)。接下來,就進入正題、看看閣樓上的吾主博物館有何可觀之處吧!
閣樓上的吾主博物館
閣樓上的吾主博物館鄰近紅燈區附近的舊教堂,由外觀看起來就是一般的運河屋,不小心就會錯過,如果不是導覽員有說明我還真的不會注意到!參觀方式很簡單,購票後由地下室的通道走到另一棟,順路參觀後回到地下室,再由售票處離開,時間約需1-1.5小時。
這博物館是由三棟運河屋改建而成的,當時的屋主是Jan Hartman,他是亞麻布商人,也負責徵收葡萄酒的關稅。此君於1661年以16000荷蘭盾購入這建築群之後,在1662年完成隱藏教堂的增建。
目前的博物館是復原到1862年的樣式,這邊的教堂功能直到1886年才被聖尼古拉斯教堂取代、於19世紀末改建為博物館。
進到博物館主要展間後會先介紹Jan Hartman一家人的起居空間,順路到閣樓的禮拜堂之後再沿著階梯回到地下室。荷蘭運河屋的階梯都頗陡,參觀時要有點心理準備!
生活區域
經由地下室到主要展間後,會先經過Jan Hartman一家的生活區域,包含挑高的會客區域、特殊的大門設計,以及以動物以及遊戲磁磚裝飾的廚房。這邊有個有趣的展間陳列了許多當時的餐飲器皿,是在整修博物館時在垃圾坑發現的,經過拼拼湊湊之後還原了不少器具。
生活區域的參觀重點是屋主一家人用來當成會客室的場所,這邊的風格是荷蘭古典主義風格,用來展示主人的富有與成功。整理來說,這房間的設計重點是對稱之美,地板與天花板相呼應,為了對稱還有設計一扇假門,而最顯眼的就是正中間的豪華壁爐了。
參觀完會客場所之後,下一個重點就是起居室。這起居室緊鄰運河邊、採光良好,也比較溫暖。顯眼的家具除了中間的桌子,就是床了,這張床不大、無法讓人躺平。
很多歐洲博物館展示的床都這樣,並不是刻意縮小,而是以前的人都坐睡,原因很簡單:覺得躺下來血液會直衝腦門、有害健康,所以採坐睡姿態。這邊也會接待客人或充當家庭聚會場所,所以床邊有個布簾可以拉下。
參觀完這邊之後就要上樓到隱藏教堂區域,途中會看到一扇可闔上的窗,有人來禮拜時窗會關上、看不到門內的臥室,窗邊有個供禮拜前洗手的小檯子。
禮拜區域
通過上面的洗手台後,沿著階梯就可以抵達隱藏教堂區域。這邊的展間不多,就是教堂、管風琴、倉庫跟告解區域等等,也會略為介紹第一個神父。這區域的主色系是粉紅色,當初費了好一番功夫才還原,顏色的主要原料是牛血。
天主教的教堂一定會有祭壇、管風琴、長椅,以及描繪聖徒的繪畫,閣樓上的吾主博物館也不例外。管風琴是1794年製作的,旁邊有說明製作年代與製作人名稱;主祭壇跟一般的天主教祭壇沒啥兩樣,特別的是….祭壇旁邊看似大理石的柱子其實是木頭搭配特別的漆工製成的!這邊當然也有講台,不過是折疊式的,我沒拍。
教堂區域有兩層,在第二層可以參觀倉庫、管風琴等等,現在還有保留當初將亞麻布吊掛到閣樓用的器具,也能由窗外欣賞運河區景致。
參觀完主要禮拜區域後就該離開了,會途經神父生活區域、有他的肖像,館內眾多畫像中有一幅應該是屋主夫婦;回到地下室之後可以參觀一下陳列的宗教器具,離開前要記得歸還導覽機。
參觀資訊
- 地址:Oudezijds Voorburgwal 38-40, 1012 GD Amsterdam, 荷蘭(Google Maps位置圖),位於紅燈區附近的舊教堂旁邊,由中央車站出發約10分鐘步行
- 開放時間:10:00 – 18:00,週日13:00開放
- 票價:€ 16.5、含導覽(有中文),可憑荷蘭博物館卡免費參觀(現場可購買),不收現金
- 官網
心得
閣樓上的吾主博物館雖然冷門,卻非常值得一遊,短短的1.5小時除了可一窺17世紀阿姆斯特丹居民的生活樣貌,導覽內容也深入淺出的說明荷蘭宗教的發展歷程,這個演進在荷蘭發展史佔有舉足輕重的地位,想深入探索阿姆斯特丹歷史絕對不能錯過這一塊!
最後,再分享一些阿姆斯特丹旅遊的實用連結或文章,有需要的自行參考吧!
- 規劃攻略:阿姆斯特丹自由行攻略|阿姆斯特丹交通攻略|阿姆斯特丹博物館攻略|阿姆斯特丹住宿心得
- 多日遊行程:阿姆斯特丹10天|巴黎+布魯塞爾+阿姆斯特丹14天
- 歐洲網卡:荷蘭KPN-6GB / 28天 / 4G速度 / 可分享
- 住宿選擇:Tribe Amsterdam City|The Social Hub Amsterdam City|阿姆斯特丹飯店清單
更多阿姆斯特丹推薦遊記
- 【阿姆斯特丹博物館攻略】國家博物館、梵谷博物館等7大博物館與推薦票卡
- 【阿姆斯特丹運河總整理】東西邊運河帶精華簡介、兩大運河遊船體驗分享
- 【阿姆斯特丹市區】荷蘭國家博物館、梵谷博物館與馮德爾公園
- 【阿姆斯特丹市區】水壩廣場、西教堂、鑄幣塔與阿姆斯特丹火車站一日遊
- 【阿姆斯特丹市區】阿姆斯特丹國王節遊玩心得 – 運河區、馮德爾公園、約丹區
- 【桑斯安斯】荷蘭風車村景點介紹與交通說明
- 【羊角村】阿姆斯特丹出發自由行一日遊
- 【庫肯霍夫】鬱金香花季一日遊、自行車遊花田與交通攻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