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繪畫懶人包:
歐洲旅遊的重點之一便是多如繁星的美術館,舉凡巴黎、柏林、阿姆斯特丹、馬德里皆有歐洲首屈一指的展館,例如羅浮宮、畫廊、國家博物館、普拉多博物館等等,而德勒斯登、海牙、慕尼黑也是知名美術館如歷代大師畫廊所在地,基本上…歐洲就是名畫看到飽,這篇介紹的是我最推薦的十大歐洲畫家。
「畫」是很主觀的,例如我很厭惡魯本斯,也不愛達文西、畢卡索,相較於雷諾瓦我更愛莫內,對肖像畫跟靜物畫無感,卻深深的著迷於風景畫(畢竟風景攝影控),所以呢…請不要計較為何選A而不選B!歐洲畫家多如過江之鯽、數之不盡,這邊就只介紹十位,有興趣的話可以參考歐洲博物館推薦,裡面泰半是美術館。文章目錄:
老布列哲爾(Pieter Bruegel the Elder / Pieter Bruegel de Oude):
雖然老布列哲爾在台灣的知名度遠不如梵谷、林布蘭、維梅爾,卻是荷蘭繪畫史的巨匠,在我心目中…他的畫作遠比梵谷更能體現時代的意義,是荷蘭風情畫的先驅。荷蘭繪畫相較於法國、西班牙、義大利等等,很早就擺脫了以宮廷、宗教、神話為主題的窠臼,這是我喜愛荷蘭繪畫的原因:「我們」就是主角。
老布列哲爾流傳至今的畫作不多,只比維梅爾多一點點,單一館藏最豐富的應該是維也納的藝術史博物館(相關遊記),《巴別塔》、《雪中狩獵》、《農民婚禮》都保存在這裡。《巴別塔》是超普遍的畫作主題,《農民婚禮》在當時是個異類,大家都在畫聖經、神話、宮廷,怎會有人想畫沒錢的「農民」呢?他們又不會出錢贊助畫家!
除了藝術史博物館,德國也收藏一些老布列哲爾的名畫,例如柏林的畫廊(相關遊記)收藏了《尼德蘭箴言》、《兩隻猴子》,慕尼黑的老繪畫陳列館(相關遊記)收藏了《The Land of Cockaigne》,這三幅我最愛的是《尼德蘭箴言》,詳細介紹可以參考Wiki,這也是日後荷蘭繪畫的特色:具備豐富的諷刺、勸世意味。
林布蘭(Rembrandt):
於1606年在萊登出生的林布蘭,於阿姆斯特丹嶄露頭角,是荷蘭極具開創性的畫家。林布蘭生逢其時、正值荷蘭黃金年代,中產階級與公會組織蓬勃發展,也為林布蘭帶來不少商機。
雖然貴為當代荷蘭畫家翹楚、曾經一度名利雙收,林布蘭的晚期生活並不順遂。除了妻子病歿後惹出不少感情糾紛,恃才傲物的他後來也跟眾多贊助者鬧僵、收入大為縮水,但是…他視金錢如糞土的揮霍習性卻一如既往,最後於1668年抑鬱而終、葬於西教堂。如對他的生平感興趣,可參考《這就是林布蘭》。
相關遊記:
維梅爾(Johannes Vermeer):
維梅爾是荷蘭三大畫家之一,我對他的喜愛甚於梵谷、次於林布蘭。他是道道地地的台夫特人,直到辭世都未曾離開這城鎮,在當地算是赫赫有名的畫家,但當時在荷蘭全境的知名遠遜於林布蘭。相對於林布蘭與梵谷的多產,維梅爾的畫作約34幅。
跟林布蘭及梵谷一樣,維梅爾的畫風明確、能輕易的一眼認出,他專精於室內畫,室外場景的畫作非常少。林布蘭的畫作特色是用光影對比凸顯主體,維梅爾則是習慣由左邊打光、營造整體的室內氛圍,而且他很愛以室內擺設創造透視感,構圖的層次感豐富,很好借鏡到攝影技巧。
想欣賞維梅爾的畫作當然要去荷蘭國家博物館(保存《小街》、《倒牛奶的女僕》,相關遊記)、莫瑞泰斯皇家美術館(保存《戴珍珠耳環的少女》、《台夫特一景》,相關遊記),在法國、德國、奧地利也可看到零星畫作,例如藝術史博物館的《繪畫的藝術》、柏林畫廊的《戴珍珠項鍊的少女》。
梵谷(Vincent van Gogh):
於1853年在津德爾特(Zundert)出生的梵谷,生前窮困潦倒,死後多年畫作才洛陽紙貴、拍賣價格屢創新高。其實梵谷家庭的生活環境還算不錯,算是小康家庭,只是他早期生活飄忽不定,顯然不適合安步當車的過日子。
梵谷的生平大多於法國度過,不同時期的畫風大相逕庭,我個人比較偏愛紐南跟亞爾(割耳事件發生前)的畫作。跟林布蘭一樣…梵谷有多幅自畫像,其實他也畫了不少向日葵,在各大博物館看到同名畫作不用懷疑是否眼花了。
流傳至今的梵谷畫作眾多,我建議的前三大梵谷相關博物館是阿姆斯特丹的梵谷博物館、梵谷森林的庫勒慕勒美術館、巴黎的奧賽博物館,可先參考我整理的梵谷名畫與相關博物館簡介。
拉斐爾(Raffael):
拉斐爾是義大利文藝復興三傑中我最喜愛的一位,我不常欣賞米開朗基羅的畫作,然後…不甚喜歡達文西的作品,覺得他的畫作過於炫技、看起來都不太自然與協調。拉斐爾的畫作有一個特點:和諧,以眾多三角形構圖營造畫面的和諧與平衡,而且引導視線的功力根本是出神入化,攝影愛好者可由中獲得不少啟發。
拉斐爾畫作眾多,馬德里的普拉多博物館、維也納的藝術史博物館、德勒斯登的歷代大師畫廊都有收藏他的經典,我最喜愛的《西斯汀聖母像》是歷代大師畫廊的鎮館之寶,《草地的聖母》則是藝術史博物館的館藏。義大利也有不少他的作品,但…我沒去過!
相關遊記:
卡拉瓦喬(Caravaggio):
卡拉瓦喬是一個問題人物,惹是生非的次數不計其數,但無損於他巴洛克巨匠的地位,也是名聲顯赫的義大利畫家,對他生平有興趣可以參考《卡拉瓦喬:靈魂與血肉之軀》!
卡拉瓦喬的畫作辨識度超高,光影集中在主角身上、背景常常是一片漆黑,人物表情栩栩如生又帶有突出的光影,傳世之作不少,例如《大衛與歌利亞頭顱》、《勝利的愛神》、《砍下荷羅孚尼頭顱的猶滴》等等。看看他的畫再欣賞林布蘭、魯本斯的畫作,都可發現卡拉瓦喬的風格,他雖然不若達文西、拉斐爾那邊名聲斐然,影響力卻無遠弗屆。
相關遊記:
加納萊托(Canaletto):
加納萊托是義大利威尼斯人,大概是這十個歐洲畫家中「在台灣」最籍籍無名的,卻是我超推薦的歐洲巨匠,他最知名的就是描繪多幅威尼斯風情畫,構圖之精確會讓人嘖嘖稱奇,擬真之程度不遜於攝影。除了多幅以威尼斯為主題的畫作,統治德國薩克森的韋廷王朝也延攬他到德勒斯登創作了多幅描繪「易北河畔佛羅倫斯」的畫作,最知名的是展示在歷代大師畫廊的《易北河畔的德勒斯登》。
相關遊記:【德勒斯登市區】茲溫格宮內苑、歷代大師畫廊與瓷器收藏館漫遊
莫內(Monet):
大名鼎鼎的莫內是印象派的開創者,印象正是得名自他的名畫:《日出.印象》。印象派畫家眾多,代表人物除了莫內還有雷諾瓦、馬內、畢沙羅、竇加等等,我最愛的還是莫內,因其主題大多是我偏好的建築或風景(所以對雷諾瓦、馬內很無感…)。
莫內畫作眾多,經常在不同時點針對同一個主題創作多幅作品,最知名的便是《睡蓮》系列,他有陣子也著迷於盧昂大教堂,在附近待了很長的一段時間描繪不同時點下朦朧的大教堂樣貌。莫內中年時期開始於巴黎西方的小鎮吉維尼(Giverny)定居,莫內花園便是他的故居,每年吸引了成千上萬的旅人。
相關遊記: 【巴黎市區】奧賽博物館Musée d’Orsay必看畫作、參觀資訊、鄰近景點簡介
杜勒(Albrecht Dürer):
相較於荷蘭、法國、義大利、英國的畫家人才輩出,德國遜色多了,我個人也不太喜愛德國畫家的風格,但他們有杜勒!杜勒是紐倫堡人、德國最知名的畫家,他除了創作多幅貴族人像畫與宗教畫作,金屬蝕刻版畫更是歐洲的翹楚,搭配讓人印象深刻的商標,讓他坐擁源源不絕的財源,由紐倫堡的杜勒之家便可一窺這位德國巨匠的優渥生活。
哥雅(Goya):
西班牙巨匠哥雅是我很推薦的畫家,不過…最知名的作品大多收藏於馬德里的普拉多博物館,其他博物館的收藏非常零星,不像梵谷、林布蘭、拉斐爾的畫作普遍。我只去過普拉多博物館一次、欣賞哥雅畫作的機會不多,不過對他的《1808年5月3日》、《裸體的馬哈》、《農神吞噬其子》印象深刻。平心而論,他晚期的畫風非常怪誕,我還是偏好他早期的創作!
相關遊記:【馬德里市區】普拉多博物館名畫簡介、樓層介紹、參觀資訊
心得:
歐洲知名畫家多如繁星、經典多到讓人目不暇給,初次接觸時難免眼花撩亂,這篇推薦的十位畫家是我的心頭好,但審美是很主觀的,沒有絕對好壞、自己喜歡最重要。如要仔細品味畫作的獨到之處,除了理解相關的歷史典故或時代背景,補充繪畫基礎知識也很有用,我推薦《名畫的構造》,作者以淺顯易懂的解說搭配多幅經典,帶讀者一探畫作背後透圖的奧妙。
延伸閱讀:
- 【歐洲自由行攻略】必讀懶人包 - 交通簡介、國家解析、費用評估等8大重點
- 【歐洲自由行攻略】國家介紹 - 德國、荷蘭、奧地利等七國特色與基本資訊
- 【歐洲自由行攻略】必去景點 - 新天鵝堡、羅浮宮、布拉格城堡等30大景點整理
- 【歐洲自由行攻略】多日遊路線建議 - 天數安排、國家選擇、十大多日遊行程
- 【歐洲自由行攻略】博物館介紹 - 歷代大師畫廊、國家博物館與羅浮宮等20大必去博物館
- 【歐洲自由行攻略】必去宮殿 - 新天鵝堡、凡爾賽宮、塞哥維亞城堡等15大景點整理
- 【歐洲自由行攻略】必去小鎮 – 羅騰堡、哈修塔特、羊角村、安錫等15座小鎮分享
- 【歐洲自由行攻略】交通攻略 - 航班簡介、市區交通、火車交通與文章整理
- 【歐洲自由行攻略】推薦書籍 - 德意志:一個國家的記憶、西班牙的靈魂等12本書籍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