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爾賽宮是法國必去景點,重要參觀區域有主宮殿、凡爾賽花園、大小特里亞農宮與王后農莊等地,本文算是凡爾賽宮的補充內容、只會介紹主宮殿,請務必先看過凡爾賽宮懶人包,會完整的說明重要遊覽區域。
凡爾賽宮的主宮殿分為兩層:地面層(Garden Level)與一樓(First Floor),請別搞混了…這邊的一樓是對應到台灣的二樓。雖然參觀的起點是地面層,但鏡廳、海克力斯大廳、加冕廳、戰爭畫廊等等重點展間都位於一樓,所以我會先介紹一樓。文章目錄:

凡爾賽宮一樓
凡爾賽宮殿的一樓是凡爾賽宮之旅的重中之重,國事套房(有鏡廳、海克力斯大廳等展間)、加冕廳、戰爭畫廊等重點展間都位於這一區。這層樓的參觀順序是路易十四展間⇒國事套房⇒戰爭畫廊,時間有限的話可以快快帶過路易十四展間,將時間用在國事套房與戰爭畫廊。

路易十四展間
路易十四展間(The Louis XIV Rooms)算是凡爾賽宮一樓比較無趣的展間,大致就是介紹路易十四的生平,從他的母后–奧地利的安妮(Anne of Austria)在路易十四童年鎮壓了投石黨運動1講起,含括了他親政之後的重大勝利、大規模的支持法國學術與藝文發展、其家族在凡爾賽宮的生活等等內容。
路易十四雖然專政、在馬薩林過世之後沒再任命首席大臣,還是有不少具才幹的大臣協助他治理法國,例如這邊介紹的柯爾貝(Jean-Baptiste Colbert),此君掌管當時的法國財政,考量到路易十四屢興戰爭又好大喜功,他的工作壓力很難想像!
總之,這區域的展間雖然不像等等介紹的國事套房那樣富麗堂皇、面積也比較小,還是可以慢慢瀏覽,能對太陽王的生平有基本的了解。但是…這邊畢竟不是重點,時間有限的話建議早點到國事套房。
國事套房
國事套房(State Department)是凡爾賽宮殿最重要的區域,這邊跟路易十四展間的過渡區域是皇家禮拜堂的一樓前廳(The Upper Vestibule Of The Chapel/Le Salon Haut),我上次來的時候禮拜堂沒開放,只能在前廳拍拍照,目前的禮拜堂是18世紀完成的第五代!
國王大多於這一層同家人與重臣參加禮拜,其他人只能待在地面層,然後…所有人皆不能背對國王,真的很有趣!


通過禮拜堂的前廳之後就是國事套房區域,第一個展間是知名的海克力斯大廳(The Hercules Salon/Salon D’Hercule)2。這邊曾經充當小教堂,路易十四晚期才轉變為目前的大廳,最有看頭的就是天花板的畫作,主題當然就是海克力斯與希臘神話眾神,於路易十五時期才完成。
海克力斯大廳也是一個過渡區域,接下來的重點就是路易十四的主要活動區域。




國王的生活區域皆以希臘神話眾神命名,我只介紹比較有印象的墨丘利大廳與阿波羅大廳,其他自己在現場慢慢欣賞吧!
墨丘利大廳(Mercury Salon/Salon De Mercure)雖然有擺放華麗的床,但那是路易-菲力普時期的產物,當時他正將凡爾賽宮轉型為法國歷史博物館。這邊過去的用途之一是…舉辦國王的起床與就寢儀式,他不睡在這邊、常用的寢室是鏡廳後方的國王寢間(The King’s chamber/La chambre du Roi)。
除了上述儀式,凡爾賽宮舉辦公開活動時,這邊也是王族公開亮相、玩遊戲的地方,路易十四死後其遺體曾置放在這邊、供人瞻仰。
既然稱為墨丘利大廳,天花板繪畫的主題當然就是墨丘利(Mercury)3,希臘神話中的信使與商業之神!


墨丘利大廳之後就是阿波羅大廳(Apollo Salon/Salon D’APollon),這邊原本是國王寢間,後來被改造成王座廳、有懸掛一幅常見的路易十四肖像,晚上有重要活動時就會轉變成舞廳、超級多工。
宮殿另一側跟阿波羅大廳對應的是王后寢間(The Queen’s Bedchamber/La chambre de la Reine),那邊就是王后就寢的場所了!

離開阿波羅大廳之後,接下來就是經由戰爭廳(The War Room/Le salon de la Guerre)到鏡廳。
戰爭廳也是凡爾賽宮知名展間,核心擺設是雄赳赳的路易十四騎馬灰泥塑像,仔細觀察周遭讓人目花撩亂的洛可可裝飾很容易認出勝利的號角、武器與盾牌等等。



離開戰爭廳之後,下一站就是凡爾賽宮最知名的展間:鏡廳(The Hall of Mirrors/La galerie des Glaces),我在凡爾賽宮懶人包的宮殿介紹已經有詳細分享,而且本文是補充文章,就不再贅述了!
離開鏡廳之後下一站就是和平廳(The Peace Room/Le salon de la Paix),這邊平實了點,就是象徵和平的油畫以及各種樂器的洛可可裝飾。
這邊的介紹著重在路易十五與十六,路易十五時期王后經常在這邊舉辦音樂會,而路易十六的妻子–瑪麗.安東妮很愛在這邊打牌、欠了一屁股的債。


和平廳之後是王后寢間,詳細介紹請參考凡爾賽宮懶人包的宮殿介紹,後面還有一些展間,我不會全部介紹 。
Grand Couvert Antechamber Of The Queen/Antichambre Du Grand Couvert De La Reine4 以前是國王與王后公開用餐的地方,也曾經充當王后的衛兵室,所以在用餐的地方看到與戰爭、軍事相關的藝術品或裝飾也不用太意外。
離開 Grand Couvert Antechamber Of The Queen 後下一站就是女王的衛兵室(Queen’s Guard Room/Salle Des Gardes De La Reine),是王后相關寢間中唯一維持路易十四時期樣貌的展間,天花板的畫作主角是宙斯,因為是衛兵室,以前周遭曾擺放屏風、後面放行軍床!
法國大革命時期,饑民曾經闖入這邊、想跟王后要麵包,國王與王后收到警告之後封鎖其他區域、逃離凡爾賽宮。
參觀完王后相關套房後請勿下樓,一樓還有一些重點:加冕廳、戰爭畫廊。




戰爭畫廊
凡爾賽宮一樓的最後一個區域是加冕廳、戰爭畫廊,以及中間的1792大廳,加冕廳就是懸掛《拿破崙加冕》的那個展廳,細節請參考凡爾賽宮懶人包,這邊只介紹其他兩個。
1792大廳(The 1792 Room/Salle de 1792)是為了紀念1792年的法國大革命,為路易-菲利普將凡爾賽宮改造為法國歷史博物館時設置的,除了紀念法國大革命,也表達他曾經參與法國大革命、藉此提高他統治的正當性。這算是一個過渡區域,下一站就是戰爭畫廊(The Gallery of Great Battles/La galerie des Batailles)。



戰爭畫廊(The Gallery of Great Battles/La galerie des Batailles)也是屬於路易-菲利普規劃的法國歷史博物館,原始用途是王室成員套房,被打通成長約120公尺的畫廊、比鏡廳還長。
這邊的重點展品室牆上陳列的大幅繪畫、超過30幅,大多為路易-菲利普委託當代畫家創作的,主題是法國歷代重要戰爭,例如拿破崙的重大勝仗:三皇會戰(Battle of Austerlitz),又或者法國16世紀宗教戰爭的轉捩點:亨利四世進入巴黎5。畫作間會擺放超過80尊半身像,是為了紀念為國捐軀的將軍/元帥。
仔細觀察建築可以發現無所不在的「LP」字樣,考慮到誰打造這邊,很容猜出含意!





凡爾賽宮地面層
雖然我先介紹宮殿一樓的展間,但以參觀順序來說,進入宮殿後是先參觀地面層(Garden Level)的十字軍東征展間、凡爾賽宮歷史展間,上到一樓、參觀完重點展間後,再回到地面層參觀以拿破崙為主題的帝國展間。
這區域算是次要區域,如果只能花1.5小時參觀宮殿內部,強烈建議將時間花在一樓的展間,所以我將地面層放在後面,它是必經區域就是了!

十字軍東征展間
十字軍東征展間(The Crusades Rooms)是路易-菲利普(Louis-Philippe)在1830年即位為法國國王後,為了表達其政權的正當性而在凡爾賽宮設立的區域,原本的用途為供朝臣使用的房間。
顧名思義…這個展間陳列了許多十字軍東征的相關畫作,藉此緬懷法國在這個運動做出的貢獻、激起認同感來消彌法國國內的衝突與紛爭。實際上,十字軍胡作非為的事件根本罄竹難書,聖戰只是個好聽的口號。
導覽機/APP 對十字軍東征的解說還蠻清楚的,例如關於十字軍東征的源起,第一次十字軍東征始於1096年,當初除了處理朝聖者遭受的騷擾,也是想解決歐洲人口又缺乏土地的問題,可想而知…吸引了一堆烏合之眾,他們沿途會幹啥事也是可想而知。
又例如第四次的十字軍東征,原本該與拜占庭帝國並肩作戰、對抗回教徒,結果在威尼斯的操弄下竟然於君士坦丁堡燒殺擄掠一週、造成不可挽回的傷害。
這些展廳中最重要的是大展廳,有不少藝術品,例如羅德島聖約翰醫院騎士團6的新哥德樣式大門、聖約翰醫院騎士團的團長雕刻,也有描繪十字軍佔領君士坦丁堡的畫作。
如果有時間的話是可以來這邊看看,除了可以增進對十字軍東征的基礎理解,牆面的裝飾與其他宮殿區域截然不同、很值得細細欣賞。









凡爾賽宮歷史展間
凡爾賽宮歷史展間(Gallery of the History of the Palace)介紹的內容當然就是凡爾賽宮的發展史,會有模型跟影片說明凡爾賽宮的建造歷程,通常是遊客首先參觀的展間。
若可以在宮殿待個100分鐘,可以花15–20分鐘快快的瀏覽相關內容,大致來說,就是這邊在路易十三時已經有狩獵小屋,路易十四在1668年開始大幅建造凡爾賽宮,並將宮廷由巴黎遷到這邊。
路易十五也有改建,並設置了皇家歌劇院,法國大革命之後大多數的收藏品都被搬到羅浮宮、凡爾賽宮被廢棄了一段時間。路易-菲利普決定將凡爾賽宮改造為法國歷史博物館而大幅調整內部格局,並打造了一樓的必訪區域:戰爭畫廊。
沿著歷史展間走到底就可以看到通往一樓的樓梯,這個展間跟十字軍東展間隔著一開始進到宮殿內部的那條走道,對十字軍東征展間有興趣的請先去逛逛再到一樓!
帝國展間
如果順路參觀的話,帝國展間(The Empire Rooms)是最後一個展區,這區域也是由路易-菲利普規劃的,目的之一是利用拿破崙專區來爭取帝國支持者的支持7,可想而知…這區域的重點就是拿破崙。
想仔細看完這個區域的話要45–60分鐘,重點是關於拿破崙各大戰役或重要場合的繪畫,當然…也會呈現他的落魄時刻啦,例如:遠征帝俄。
若時間有限或者對這段歷史不感興趣,是可以快速帶過,但別錯過名畫《跨越阿爾卑斯山聖伯納隘道的拿破崙》。





除了與拿破崙戰役相關的繪畫,這邊還可以欣賞常見的拿破崙雕像以及繪畫,我只介紹繪畫:《跨越阿爾卑斯山聖伯納隘道的拿破崙》(Napoleon Crossing the Alps)。
《跨越阿爾卑斯山聖伯納隘道的拿破崙》是超常見的拿破崙肖像,總共有五幅、畫家都是賈克-路易·大衛(Jacques-Louis David),即《拿破崙加冕》的畫家!
畫中的拿破崙正騎著馬、穿越瑞士到義大利的交通要道:聖伯納隘道(the Saint-Bernard Pass),現實上的拿破崙是騎著更適合當地環境的驢子。會有這幅畫是1801年時西班牙統治者為了強化與拿破崙的關係,而給賈克-路易·大衛的委託,後來才有多個版本的重製、畫家都是同一人。
這邊還有一個知名展廳:半圓形國會辯論廳(The Semi-Circular Congress Debating Chamber),為1875年設置的,可以容納900位國會議員,對遊客來說只是拍照的地方,而且目前國民議會(下議院)開會的地方是協和廣場南邊的波旁宮、參議院(上議院)則是在盧森堡宮。



心得
凡爾賽宮是法國必去景點,如果要好好參觀的話建議安排一日遊,要參觀完本文介紹的展間至少需要2.5小時、3小時會比較充裕,如果只有半天的時間可以考慮將重點放在一樓的國事套房跟戰爭畫廊,然後到凡爾賽花園走走。再次強調一點…這篇是補充遊記,請先看完凡爾賽宮懶人包。
最後,再分享一些巴黎旅遊的實用連結或文章,有需要的自行參考吧!
- 規劃攻略:巴黎自由行攻略|巴黎交通攻略
- 多日遊行程:巴黎10天|巴黎+布魯塞爾+阿姆斯特丹14天
- 歐洲網卡:Holafly eSIM|Klook eSIM|Vodafone SIM 卡
- 住宿選擇:Hôtel Edouard 6 by Malone|Ibis Styles Paris Place d’Italie – Butte Aux Cailles|巴黎飯店清單
延伸閱讀
巴黎市區遊記
- 【巴黎】西堤島巴黎聖母院以及聖禮拜堂/古監獄漫遊、盧森堡公園散步
- 【巴黎】巴黎聖母院漫遊:2024年開放參觀之分享、注意事項說明
- 【巴黎】聖禮拜堂漫遊:歷史簡介、彩繪玻璃分享、參觀資訊說明
- 【巴黎】凱旋門 、香榭大道、杜樂麗花園與羅浮宮一日遊
- 【巴黎】羅浮宮漫遊:必看文物與展間介紹、參觀資訊與規劃建議
- 【巴黎】杜樂麗花園漫遊以及橘園美術館睡蓮系列等經典展品介紹
- 【巴黎】協和廣場漫遊、周遭景點介紹與行程安排建議
- 【巴黎】海軍府漫遊:緣由介紹、內部展間與家俱分享、參觀資訊說明
- 【巴黎】香榭麗舍大道漫步與東西兩側遊覽重點、巴黎凱旋門簡介
- 【巴黎】巴黎凱旋門漫遊:興建緣由、觀景台景色、推薦拍攝地點
- 【巴黎】艾菲爾鐵塔懶人包:發展簡介、參觀重點、必知資訊與推薦拍攝點
- 【巴黎】奧賽博物館Musée d’Orsay必看畫作、參觀資訊、鄰近景點簡介
- 【巴黎】傷兵院圓頂教堂、拿破崙之墓、軍事博物館與周遭景點
- 【巴黎】塞納河簡介、左右兩岸重點景點與橋梁分享、塞納河遊船體驗
- 【巴黎】加尼葉歌劇院漫遊:歷史簡介、重點展間與參觀資訊分享
- 【巴黎】拉法葉百貨巴黎奧斯曼旗艦店圓頂、觀景台與賣場簡介
- 【巴黎】蒙帕納斯大樓觀景台:360度景色與參觀資訊介紹、蒙帕納斯車站分享
- 【巴黎】蒙馬特愛之牆、煎餅磨坊與聖心堂/小丘廣場徒步導覽
- 【巴黎】楓丹白露宮主要展間巡禮、參觀與交通資訊
巴黎近郊城鎮遊記
- 【聖米歇爾山】街道、修道院一日遊與交通攻略
- 【羅亞爾河谷】都爾、香波爾城堡、雪儂梭城堡等重點城市與城堡漫遊
- 【香波爾】香波爾城堡:歷史簡介、重點展間、參觀與交通資訊
- 【吉維尼】莫內花園半日遊:水花園與莫內故居漫遊、參觀與交通資訊說明
- 【盧昂】聖母院與舊城區半日遊
- 【亞眠】法國最大教堂亞眠大教堂與城區街道漫步
法國自由行懶人包
- 【法國自由行攻略】基本旅遊資訊、重點景點區域、交通與住宿簡介
- 【法國必去景點】凡爾賽宮、史特拉斯堡舊城區、安錫、科爾馬等經典景點
- 【法國必去世界文化遺產】塞納河畔、凡爾賽宮、里昂等八大區域漫遊
- 【法國必去教堂】巴黎聖母院、巴黎聖禮拜堂、 聖米歇爾山、亞眠大教堂等7大景點
- 【荷比法14天自由行懶人包】西北歐巴黎、布魯塞爾與阿姆斯特丹行程攻略
本文註腳
- 1648–1653年爆發的法國內亂,為貴族與王室的對抗(王室背後是首席大臣瑪薩林),巴黎是風暴中心。這時候路易十四年紀尚輕、對他造成很大的衝擊,也是他不愛待在巴黎的原因之一 ↩︎
- 海克力斯(Hercules/Hercule)就是希臘神話中活捉地獄三頭犬、制伏克里特公牛那一位半人半神的大力士,他的音譯超多,我採用海克力斯 ↩︎
- Mercury 也是水星的英文,但我一律採用希臘眾神的名字 ↩︎
- 這個很難翻譯,簡單來說…法文的 Grand Couvert 指的是國王與王后的公開用餐 ↩︎
- 法國16世紀末期的君主,也是波旁王朝首位國王、路易十四的祖父,原本信奉新教,為了平息法國宗教戰爭而改信天主教,然後簽署南特詔書、承認新教徒的信仰自由。他是法國很受歡迎的君主,在西堤島的新橋有他的雕像 ↩︎
- 即醫院騎士團、現今馬爾他騎士團的前身,為三大騎士團之一,原本是為了在聖地提供醫療服務而設立的,後來退至羅德島 ↩︎
- 指的是1804–1814的拿破崙第一帝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