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保羅大教堂與千禧橋漫遊
倫敦最知名的教堂除了西敏寺,另一個就是市中心的聖保羅大教堂(St Paul’s Cathedral),教堂的圓頂是倫敦天際線的象徵、正如同在教堂在英國人心中意義非凡。除了崇高的歷史地位,教堂的位置絕佳,南面就是千禧橋與南岸的泰特現代藝術館,步行到東側的倫敦大火紀念碑與空中花園約20-25分鐘、搭公車到倫敦橋、波羅市場約10分鐘,是名副其實的倫敦必去景點。
這篇聖保羅大教堂與千禧橋遊記的主角是大教堂,會先介紹它的歷史、意義、內部參觀重點與觀景台,再分享倫敦知名橋梁:千禧橋。文章目錄:
聖保羅大教堂
聖保羅大教堂簡史
於1711年竣工的聖保羅大教堂是英國極具代表性的教堂,在這座教堂之前已經四代聖保羅教堂、雷恩爵士完工的是第五代。第四代的教堂是1087年倫敦大火後重建的、於13世紀中葉完成,後來經過多次改建、為宏偉的哥德樣式建築。這一代的教堂地位崇高,但在亨利八世脫離羅馬教廷、另立英國國教後,地位逐漸沒落、建築也年久失修。
17世紀中葉的英國內戰,整修到一半的大教堂又受到重擊、成了議會一派的軍營,直到查理二世取回王權之後,才又啟動大規模的重建計畫,最後由克里斯多夫.雷恩爵士(Sir Christopher Wren)負責、建築風格為巴洛克,時值1666年8月。過沒多久的9/2早晨,爆發了1666年的倫敦大火、倫敦大半城區被付之一炬,這次大火有多嚴重呢?可由倫敦大火紀念碑一窺一二,是怎樣的大火、怎樣的傷痛,讓英國人決定建立一個高聳的紀念碑緬懷呢?
教堂完工之後還歷經多次調整、並非雷恩爵士於1711年完工時的原貌,例如天花板一些鑲嵌畫就是19世紀加上去的。這教堂象徵了倫敦的重生、是屬於國民的教堂,二戰之前,兩位英國英雄-納爾遜上將、威靈頓公爵的國葬皆是在這邊舉辦;二戰時邱吉爾下令要窮盡一切之力確保大教堂屹立不搖,所以就有了知名的聖保羅大教堂守衛隊。
二戰結束後,這教堂依然是倫敦人民宗教信仰的核心,邱吉爾的國葬於此舉辦、黛妃於此舉辦婚禮,金恩博士曾在這邊佈道,他被暗殺後其夫人也曾於此佈道,成為第一位在聖保羅大教堂佈道的女性。
要說西敏寺(相關遊記)跟聖保羅大教堂的不同,以我來說,西敏寺象徵英國王權、聖保羅大教堂象徵英國百姓。
誰是聖保羅?
聖保羅(St. Paul)即使徒保羅,原本大力迫害基督教徒,在前往大馬士革的途中耶穌顯示神蹟、大聲質問他為何不斷迫害基督教徒,被聖光閃瞎的保羅於大馬士革治療了好一陣子才康復,並且皈依基督教,聖保羅大教堂西面面(入口)的山牆就是描繪這段故事。
聖保羅跟聖彼得應該是基督教最有名的聖徒了,持鑰匙的是聖彼得(耶穌授予他通往天國之鑰),持劍的則是聖保羅。
聖保羅大教堂外圍
聖保羅大教堂的入口在西立面,那邊也是教堂的正立面,南側(即本文首圖)有遊客中心,由那區域可以通往千禧橋,由千禧橋拍攝聖保羅大教堂即是它的南側。
南側立面有個鳳凰雕刻,下面的碑文是「Resvrgam」,這拉丁文的意思是「重生」,象徵浴火重生的鳳凰,相傳這碑文來自於被1666年燒毀的聖保羅大教堂遺跡。
大教堂的東側是個小庭園、沒啥值得介紹的地方,裡面的雕塑還是聖保羅,由東側跟北側的交界地帶可以通往最近的地鐵站-St. Paul’s(聖保羅)。
聖保羅大教堂內部
英國改以英國國教(聖公會)為國立宗教後,經歷了一段很長的動盪,其中包含沒收修道院與教堂的財產、搗毀聖像等等,在17世紀下半葉聖保羅大教堂開始動工時,其支配地位已無庸置疑,所以…聖保羅大教堂內部並沒有太多的宗教裝飾、聖徒雕像或畫像。這邊最有看頭的是許多英國偉人的紀念碑或墓碑,例如:威靈頓、納爾遜、雷恩爵士,還有英國代表性畫家:透納(Joseph Mallord William Turner)。
這邊的參觀動線是由正立面入內後,順路參觀到南側後,那邊可以拾階而上到觀景台,或者至地下墓室(出口所在地)。地下墓室也是參觀重點,有置放納爾遜上將、雷恩爵士的陵墓以及透納的墓碑。出口也在地下墓室那一層,要出去的時候會看到一個設計過的鐵門,是為了紀念邱吉爾。
教堂內部最壯觀的是威靈頓公爵紀念碑,幾乎快到拱頂了,最上面有公爵騎著愛駒(哥本哈根)的雕像、下方則是紀念棺木(真正的棺木在地下室),下方有標註他的重要戰役,最重要的當然就是:滑鐵盧(Waterloo)。
除了威靈頓公爵外,這邊也有納爾遜上將的紀念碑、沒有威靈頓公爵的那麼壯觀,附近還有羅伯特.史考特的紀念碑。20世紀初英國跟挪威探險隊在競爭誰先發現南極點,羅伯特.史考特率領的英國隊伍抵達時發現現場已經置放挪威國旗。英國探險隊不僅僅輸了這場競賽,回程時也因為惡劣天氣、全員殉難。
前面有提到聖保羅大教堂完工之後還經過多次整修,其中一次重要的調整發生於1860年,將分隔中殿與唱詩班席的屏風撤掉,並開始規畫於穹頂加上鑲嵌畫(雷恩原本有此打算,因諸多原因作罷)。順帶一提,維多利亞女王曾嫌棄這教堂太過昏暗、沒有生氣!
穹頂的鑲嵌畫也很有看頭,主題是耶穌的犧牲與復活,那區域也有描繪聖保羅的壁畫以及四位傳道士的鑲嵌畫。唱詩班席不像西敏寺那樣精雕細琢,管風琴倒是蠻典雅的!
以上是大教堂地面層我比較記得的部分,搭配導覽機(有中文)約需1小時,看得差不多後可以到觀景台或者地下墓室,總之一定要由地下墓室區域出教堂。
雖然動線是先到觀景台最後才由地下墓室出去,但我先介紹地下墓室。其實我沒在這邊待太久,裡面最顯眼的當然就是納爾遜上將的陵寢,原本擁有者是亨利八世時期呼風喚雨的紅衣主教沃爾西,他失勢後收歸為亨利八世物品。但讓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克里斯多夫.雷恩爵士的棺木,不是因為有多華麗,其實他的棺木平凡無奇。
之所以讓人難忘,是在這個充滿紀念碑的教堂沒有任何雷恩爵士的紀念碑,他的紀念碑即:聖保羅大教堂。有了這個嘔心瀝血之作,他哪需要華麗的棺木或紀念碑來讓後人緬懷?
聖保羅大教堂觀景台
聖保羅大教堂的觀景台通常於09:30開放(忘記是否要另外購票,入內後請詢問工作人員),有嚴格的管制人數,不是想上去就可上去。雖說階梯超過五百階但非常簡單,跟布魯日鐘樓、科隆大教堂比起來根本是小菜一碟。觀景台有兩個:石廊與金廊(最高處),途中會經過可俯視教堂內部的回音廊,在這區域不可拍照。
我是覺得…時間不夠可以略過觀景台,因為景觀非常普通而且周圍高樓大廈林立,視野遠不如碎片塔、空中花園。
參觀資訊
- 地址:St. Paul’s Churchyard, London EC4M 8AD英國(Google Maps位置圖),附近有地鐵站St. Paul’s
- 開放時間:
- 週三:10:00開門,其他時間為08:30開門,週日通常不開放給遊客參觀
- 通常最晚入內時間為16:00,建議最晚14:30入內
- 觀景台(Dome Galleries)通常於09:30開放
- 票價:£ 20.5(限定日期,不限定日期的票會貴一點點,線上旅遊平台購票連結)
- 官網
- 注意事項:人很多、建議事先購票,入內前要過安檢,大清早人潮比較早、建議排為當天第一站
千禧橋
位於聖保羅大教堂南側、橫跨泰晤士河的千禧橋(Millennium Bridge)也是倫敦必去景點,是哈利波特《混血王子的背叛》的名場景、在食死人的攻擊下崩塌。這橋梁於2000年6月啟用後,僅僅兩天就因為嚴重的搖擺而關閉、整修,直到2002年才重新開放,被當地人譏為搖擺橋(Wobbly Bridge)。
除了是電影的名場景,這邊也是拍攝聖保羅大教堂的絕佳地點,而且橋的另一側就是熱門景點:泰特現代藝術館與環球劇場,所以往來的行人絡繹不絕,我覺得很難拍照!但平心而論,除了拍攝大教堂外,其他景色都不甚美觀,要拍泰晤士河兩岸景致還是到倫敦橋或者倫敦塔橋(相關遊記)。
心得
雖說聖保羅大教堂不如歐陸知名大教堂(特別是天主教國家)那般炫目、充滿藝術瑰寶,但還是一個非常不錯的倫敦景點,可以一窺英國國教定於一尊後教堂意義的變化。內部的圓頂、各英國偉人的紀念碑也很值得一看,最不用花時間的就是觀景台那個醜到無以復加的倫敦天際線了。
到底西敏寺跟聖保羅大教堂該選哪一個呢?時間充裕的話兩個都去,差異非常明顯、自行體會最準,共通點都是:緬懷先人而非膜拜聖徒、聖物,這是我在英國遊歷三週之後很大的衝擊。
結束前分享一些倫敦旅遊的實用連結或文章,有需要的自行參考吧!